第二百六十章 代理人戰爭(第2/4頁)
章節報錯
於是袁紹、耿弇各派一支兵馬,繞過朝歌城,攻打河陽城。
在河陽城對面就是夏城。
河內遭到東漢聯軍大舉進攻,收到訊息的夏城,人心惶惶,多次向范仲淹告急。
如果河內各座城池被東漢聯軍攻克,袁紹、耿弇很有可能會攜帶勝利之威,直接渡河,進攻夏城,掃蕩河洛。
“你領水師,支援河陽城。”
范仲淹佔據滎陽,令張煌言率領夏軍水師,前去支援河陽城的諸葛恪。
范仲淹不怎麼放心。
諸葛恪容易自傲,萬一東漢聯軍一個挑撥,誘使諸葛恪出城迎戰,那麼諸葛恪必敗無疑。
范仲淹清楚諸葛恪的弱點,於是派出援軍,放緩對努爾哈赤勢力的攻略速度,將重點變為河北之地。
“光武帝和雲臺二十八將,可不是什麼容易對付的敵手。但主公在我危難之際收留我,豈能知恩不報?”
張煌言這段時間確實在孟津訓練了一支南明水師,倒是可以支援到位於河陽城的諸葛恪。
“我與張蒼水同往,你守住滎陽城。”
李績認為張煌言還無法救下河陽城,於是決定親自前往。
東漢聯軍大舉進攻朝歌城、河陽城,引起中原地區動盪,各個諸侯的戰略都因此調整,大量兵馬向朝歌城、河陽城聚集。
袁紹的前鋒,已繞過朝歌城,飲馬黃河!
袁紹派出袁譚,耿弇派出臧宮,合力攻拔河陽城。
四萬東漢聯軍兵臨河陽城,臧宮令人樹立千面旗幟,登山鼓譟,氣勢如虹!
臧宮也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武勇與馬武齊名,鳴劍抵掌,馳志伊吾!
東漢二十萬大軍南下,摧枯拉朽,孫策勢力各座城鎮望風而降,只剩下朝歌、河陽兩座城池,處境艱難。
東漢大軍背後的領主是光武帝劉秀,傳說中的位面之子,漢朝以後的文臣武將、平頭百姓,都聽說過光武帝的名聲,不敢與東漢大軍為敵,紛紛投降。
只有孫策這種梟雄敢正面抵禦東漢大軍的兵鋒。
因此,袁譚、臧宮的大軍氣勢如虹,想要一舉攻克河陽。
呂範登城觀望袁譚、臧宮的軍勢,不由膽寒:“以城外的沙塵和動靜,城外之兵,恐怕不下八萬。耿弇不愧是韓信再世,在圍攻朝歌城的同時,竟然還能派遣八萬大軍南下攻打河陽城。”
諸葛恪觀望對方的軍陣,卻連連搖頭:“這是敵將故弄玄虛之計,實際兵力,應該在你估計的數量之上,打一個對摺。”
“你是說城外只有四萬人?”
呂範看向諸葛瑾之子,知道此子的頭腦確實不簡單。
在三國二代武將之中,曹真、諸葛恪等人,都已經算是意外不錯了,要知道,即使是趙雲之子趙廣、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都沒有曹真、諸葛恪二人的成就。
只要諸葛恪不發病,那麼諸葛恪的謀略還是數一數二的,一眼看破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臧宮的疑兵之計。
“對城內將士宣稱,這是敵將的疑兵之計,城外實則只有兩萬敵兵,而河洛的援軍即將到來,河陽之圍,不日將解,不必憂慮。”
諸葛恪也開始用謀,故意將臧宮的兵力說少一半,望梅止渴,安撫軍心。
“諸葛恪,你既是漢臣,如今漢軍到來,何不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