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三十六個人,乃是十二個縣武舉成績最卓越之人。”

三原鎮的校場,從領地十二個縣選拔出來的武將聚集。

這些武將武力過人,又知曉兵法,是軍司馬、都尉、校尉人選。

張華掃視校場上的三十六個人選,一共有三十五個男武將,還有一個女武將。

這些武將要在張華面前比拼武藝,展示各自的武藝,以及應對張華有關兵法的提問。

“在下王大郎,來自大宋至道年間!”

“在下獨孤永業,來自北齊!”

兩個武將,一個握著木刀,一個手持去掉利刃的木槍,在校場比武臺對峙,自報來歷。

花木蘭說道:“各人切磋,點到為止,只為在主公面前展示武藝。”

“是!”

自稱為王大郎的武將步法紮實,揮刀攻向獨孤永業。

獨孤永業持槍迎擊,擊開王大郎的木刀,讓王大郎的木刀無法近身。

這些武將,武力值至少有70。

張華的領地有十二個縣,三百萬人口,透過武舉選拔出來的三十六個武將,武力超過70,實屬正常。

這些武將能夠透過兵法考核,統帥值至少在60以上。

統帥值和武力值達標,就足以擔任中低層軍官了。

張華與花木蘭、梁紅玉、黃忠等武將,在一旁觀看兩個武將切磋。

“獨孤永業的武力,比起王大郎強了不少。”

張華明顯看出兩個武將的武藝差距。

王大郎握著一杆木長刀,卻始終無法近身,被獨孤永業的槍術牽制。

獨孤永業看上去還遊刃有餘。

在雙方打鬥三十個回合之後,獨孤永業已經完全壓制了王大郎。

“放手!”

獨孤永業一聲大喝,木槍挑刺王大郎的手腕,王大郎下意識鬆開木長刀,兵器落地。

“是我敗了。”

王大郎臉色蒼白,承認戰敗。

在主公面前失利,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後想要提拔為將領,那就十分困難了。

王大郎只能期望後面的武將表現更加差勁。

獨孤永業收起槍勢:“承讓。”

隨後,獨孤永業又向張華抱拳行禮,這才退下。

張華點頭示意,認可獨孤永業的武力。

張華又轉頭向身後眾將問道:“你們可認識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