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姚崇,奉陛下之命,前來與閣下交好。此乃一些薄禮,還請笑納。”

姚崇作揖,向張華說明來意,果然與謝安的預測一模一樣。

姚崇年邁,但還是不得不親自前來結盟。

實在是唐玄宗與安祿山火併,已經騰不出兵力對付張華這一勢力。

“你的意思是李隆基要與我一起對付安祿山?”

張華直呼唐玄宗的姓名,讓姚崇微微皺眉。

在姚崇這個老宰相的眼中,張華有些年少輕狂了。

唐玄宗在姚崇這裡,好歹是一代明君,又是唐天子,豈能直呼姓名?

張華作為後人,卻沒有諸多顧忌。

另外,張華的勢力,不弱於唐玄宗,足以與之平起平坐。

如果算上河洛的人口,張華的勢力已經超過了唐玄宗。

姚崇資歷太老,沒有流露出不滿,而且專注於談論正事:“安祿山為胡人,他的部眾也多數是胡人部落的兵馬,燒殺搶掠,為禍一方。如今關中只有我們陛下,秦孝公,還有閣下可以與之抗衡。我們陛下認為閣下年輕有為,願將長公主下嫁給閣下,與閣下結成秦晉之好,一同出兵,剷除安祿山這一禍害。”

“李隆基不是在開玩笑吧?”

張華愣住。

唐玄宗李隆基竟然要將長公主下嫁給自己,與自己結盟?

長公主自然是李隆基的大女兒。

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成為大唐駙馬?

唐玄宗李隆基變成岳父?

張華內心在一瞬間,閃過許多念頭。

要是自己同意聯姻,將來攻打李隆基,就變成了攻打岳父,還要背上叛亂、大逆不道的罪名。

唐玄宗這一招確實狠。

對於唐玄宗這種注重權力的皇帝而言,下嫁一個女兒,用來換取更多的政治資本,穩賺不虧。

張華看向在場的李績、謝安、陳宮三人。

這三人的智力至少有90,是張華用於攻略關中的智囊團。

張華可以透過他們的眼神來確認他們透露出來的態度。

然而,出乎意料之外,這三人,竟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陳宮微微搖頭,明顯是建議張華拒絕姚崇的提議。

謝安投來鼓勵的目光,想要張華同意。

李績不做表示,態度不明。

三個謀臣,給了張華三個不同的意見!

這怎麼選?

張華只好用拖字訣:“事關重大,我不能立即答應你,但攻滅安祿山之事,我們或許可以詳談。”

張華對安祿山沒有多少好感。

如果攻滅安祿山,與唐玄宗瓜分安祿山的地盤,張華可以接受。

合縱連橫有一個準則,基本沒錯,那就是聯合弱小的勢力,對付強大的勢力。

安祿山一舉成為秦川最大的勢力之後,唐玄宗開始與張華勾搭,圖謀安祿山。

安祿山攻破長安城,險些活捉唐玄宗,讓唐玄宗怒不可遏。

暫時放下之前與張華的恩怨,一起對付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