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全新的技術(求訂閱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他們只是上線了一個a輪的測試demo而已。
距離真正上線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雙方遊戲的型別也並不是同一型別。
從玩法內容來看的話,其實《廢土1981》是具備有非常強優勢的。
可關鍵點,那就是在於讓艾利克斯有一點心塞的地方。
《廢土1981》他所寄託的野心,不是在市場上面取得成功,同樣還想著看能不能在各大遊戲媒體的獎項上獲得。
儘管他如今在fow的地位,跟遊戲圈的影響,有沒有獎項其實也並不是很重要。
可有一句話說得好,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他還從來沒有摸過獎盃呢!
去年他感覺那是他近些年距離獎盃最近的一次,可《巫師:狂獵》卻橫空出世。
而今年他感覺《廢土1981》不是沒有可能再爭一下。
結果年中還沒有到,一款《最後生還者》徹底將他的希望給打成了泡沫。
遊戲雖然還沒有完全開發完畢,可在《最後生還者》上線之後,艾利克斯也是第一時間進入到遊戲裡去體驗了。
對於這款遊戲,他也想要看一看它究竟強在什麼地方,媒體這一塊的評分到底有沒有水分。
但在通關了《最後生還者》之後,艾利克斯就算是他不想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
那就是《最後生還者》的確擔當得起滿分神作這個評價。
而且本身《最後生還者》的題材,還有對於互動的一種營造,對於獎項而言更加的具有優勢。
用電影型別的話來說,那就是《廢土1981》更偏向於商業化,而《最後生還者》則屬於商業跟藝術並重。
尤其是《最後生還者》中所展現的一切,都並不是新東西。
無論是解密、還是潛行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已經出現n多年,而且都已經成熟的一個體系。
但關鍵是《最後生還者》將這些內容跟劇情,還有角色與世界的一個互動完美的組合到了一起。
所以玩家對於遊戲才能夠完全沉浸進去。
儘管陳旭詳細解釋了《最後生還者》的互動要素,可真正做到還是非常困難的。
………………
網上《最後生還者》的熱度不斷髮酵。
不過這個時候的陳旭則不再星雲遊戲內,而是在魔都遊戲部的實驗室裡面。
除了陳旭外、國內如網龍、騰華等遊戲巨頭的相關負責人,以及一些業界知名的設計師,都在這裡。
這算是一個內部較為核心的會議了,一般的設計師跟公司都不會受邀。
“腦波捕捉的成熟技術?”聽著遊戲部的部長楊晨,以及周圍技術人員的介紹,陳旭與其餘的人都是露出了很大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