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面,陳旭給楊忻還有阮寧雪兩個人講解著《傳說之下》的相關內容。

《魔鏡》這一塊問題不是很大,按照之前的模板,新增相應的立繪跟文字劇情就完事了。

接下來主要的經歷,還是關於進行《傳說之下》的內容開發。

《傳說之下》前世一個由獨立遊戲設計師製作的作品。

但卻感動了全球無數的玩家,可以說這是一款遊戲非常經典的META遊戲了。

&neta遊戲不同,《傳說之下》可以說是將meta元素跟RPG元素很好的結合到了一起,甚至可以說是顛覆了玩家對傳統RPG設定的認知。

遊戲的核心思路都是比較明確的。

《傳說之下》主要的核心就是故事劇情配合上META特色的翻轉,至於玩法什麼的話只是遊戲的一個調味劑而已。

當然其中有一些內容,陳旭也是準備改進一些的。

例如《傳說之下》相較於前世的話,首先遊戲美術這一塊肯定是要做的更好一些。

前世的《傳說之下》簡陋的畫素風格,還有手繪線條,並不是因為這種風格對遊戲好。

單純的就是沒錢而已,畢竟這是一款個人獨立遊戲。

至於《傳說之下》爆火之後,一些所謂鑑賞家跟媒體表示什麼美術風格獨特,全都是扯淡。

的確畫素遊戲不一定都是沒錢,例如前世的八方旅人是想要利用畫素打造出現代跟懷舊的表現,一些懷舊向的遊戲也會特意用畫素。

而作為一款以劇情核心為主的META遊戲,更出色的畫面表現顯然只會讓遊戲加分,而不是減分。

如《我的世界》選擇畫素風格,是因為方塊積木式的玩法與畫素的表現匹配。

但《傳說之下》的美術風格,顯然絕不是為了遊戲性而妥協的產物。

當然拋開畫面表現外,劇情跟音樂這一塊,《傳說之下》可謂是經典。

最後杉斯的‘狂妄之人’,以及魚姐的‘與真正英雄的戰鬥’,都可謂是十分經典。

跟兩個人簡單的介紹了,《傳說之下》的一些核心內容後,陳旭也是給阮寧雪展示了一下,其中核心角色的人設圖。

和藹善良的羊媽,戰鬥前慈眉善目、但進入戰鬥後手持三叉戟威風凜凜如戰神一樣的國王,還有一高一矮的骷髏兩兄弟,看似善良卻是一個表情顏藝帝的小花……

主要的角色,人設方面陳旭這邊會把關。

至於普通的小怪,則就是交給外包那邊了,符合要求到時候驗收就行了。

隨後就是劇情這一塊了,普通線、善良線、屠殺線、偽善線。

不同的幾個線路的相關劇情,陳旭都是透過之前從系統這邊抽到的記憶膠囊給描繪出來了。

剩下來主要就是楊忻這邊進行填充了。

將兩個人的職責安排好後,陳旭也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進入到官方引擎的後臺,準備進行《傳說之下》這款遊戲的基礎構架。

“寧雪,之前你們開發《魔鏡》的時候也是這樣開發遊戲的麼?”

看著手頭詳細到不能再詳細的稿子,楊忻還有一點沒回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