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美聯儲加息,新興市場恐慌(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五,對新興市場的影響。
美國加息,美元更具吸引力,會導致資本回流美國。國際資本對於新興市場的信心比較脆弱,美國經濟復甦後,資本對新興市場資產的興趣開始下降。所以,部分資本會撤出新興市場,回到美國。
抗壓能力好的經濟體受到的影響較輕,但抗壓能力弱的,可能會遭受動盪。嚴重的,甚至會發生金融危機。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1999年巴西和阿根廷危機。
對我國的影響呢?對A股的影響肯定是有限的。人們的預期,是人民幣貶值和熱錢外流。但我國政府的管控能力很強。
儘管經濟增長放緩,但我國經濟增速依舊在全球前列。按照姜超的說法,這不是比好的時代,而是比爛的時代。因此,我國對於境外投資者而言,依舊具有吸引力。
這便是劉小夏的分享,除張雅雅外,所有人都聽懵了。尤其是李佔東、孫悅悅、龐倩等人,完全迷茫。
知識是最公平的,但學習知識,需要花費精力。偏偏有的人不喜歡學習。
“夏哥,加息抑制經濟增長,我還是不太懂。”鄭國棟問道。
“很簡單,比如銀行利率現在是5%,你原本計劃從銀行借一筆錢,開一家店鋪。但利率突然提升到6%,你可能就不願意借錢了。因為你償還的利息變多了,利潤也就少了。反之,如果降低利率至4%,願意從金融機構借錢的人就多了。”劉小夏解釋道。
“咱們國家的央行怎麼調整利率呢?”熊少強問道。
“和美聯儲差不多。在魔都,設有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簡稱Shibor。我建議,明天的早會主題,可以分享Shibor利率。”劉小夏說道。
沈天藝嚇的縮了縮脖子,“太高深了,完全不懂。我還是分享產品吧。”
王雨晨躍躍欲試,“明天我來分享Shibor。”
“好。其實金融常識,沒那麼難學。我學的是曼昆的宏觀、微觀經濟學,並不是很難。我感覺微觀經濟學沒什麼用,大家可以看看宏觀經濟學。”
孫悅悅撓了撓頭,很是不解,“銀行之間還可以互相借錢嗎?”
“那當然,同業部門是銀行很重要的一個部門。”
“夏哥,加息、降息的目的,是為了調節經濟發展嗎?”熊少強問道。
“對。央行主要關注四個方面,經濟資料,就業資料,物價資料和國際收支是否平衡。它會透過調節利率,來實現這個目的。”
“央行和財政部是什麼關係?”鄭國棟問道。
“在咱們國家,央行和財政部平級。在RB,央行隸屬於財政部,獨立性很小。在美國,美聯儲直接對國會負責,獨立性很強。”劉小夏解釋道。
張雅雅全程微笑,劉小夏講的這些東西,她全懂。她笑著說道:“看到差距了吧?知道為什麼談不下來客戶了吧?以後,早會的標準,得向小夏同學的標準看齊。”
陳雨有些嫉妒,問道:“你和客戶聊天,會聊這些內容嗎?”
劉小夏搖了搖頭,“不會聊,但知道總比不知道要好,萬一客戶問道,也能回答的上來。”
“客戶問了,你不會,可能會失去客戶。客戶問了,你會,一定能加強你和客戶之間的黏性,讓客戶看到你的價值!想做顧問,學習是必經之路。”張雅雅說道:“未來,理財師之間的差距,一定是知識的差距。”
孫芸撇了撇嘴,滿臉的不屑,明顯不喜歡聽這句話。
正所謂,人各有志!
【擺碗,跪地,磕頭。跪求月票,打賞,評論一波流。感謝諸位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