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楚國有著龐大的水軍,將近十萬人的龐大體系,再加上造船的船工以及從事該行業的人員那就更多了。

楚國的軍隊體系也很有意思,步軍和水軍並不是分的很清楚,因為步軍也是可以上船作戰的,這是因為楚國水軍到現在印染是跳幫作戰的形式,這是很原始的水戰模式。

但是真正的水軍就很少了,他們個個都是游水的好手,並且個個都能駕舟,本身由於不進行海戰,只是內河之上的風浪較小,也使得對水軍士兵沒有過高的要求。

只是在船上作戰和在陸地上作戰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一點就是船隻腳小,最大的不過是五帆戰船,戰鬥的時候由於要將兩艘船拉到一起,並且透過掛鉤將兩船連線起來,因此在這個爭奪的時候,船隻是劇烈擺動的。

那麼士兵在船上穩定的能力就很重要,就只是這一點就能篩掉很多人,跳幫作戰還只是水戰最基礎的,另外的偷襲,鑿船,火攻,火箭,潑灑火油等都是他們可以採用的手段。

往往一場水戰之後,能活下來的了了,不是燒死就是淹死或是直接就會戰死,因此充足的水軍儲備很重要。

但是楚國的戰船是接掌大唐的財富,他們手裡的小船很多,但是卻沒有大船,也就是沒有真正可以用於作戰的戰船,尤其是大型戰船。

陸晏之所以嘆息,那就是因為沒有大船,但是他知道手裡有什麼船,那就打什麼樣的水戰,再加上自己豐富的經驗,陸晏並不覺得這一次戰爭有什麼困難的。

但是他到了岳陽之後,迎面就碰到了楚人派去查探荊州戰事而返回的探子,接到的訊息讓他很震驚,他不明白什麼樣的武器可以在一兩裡地的距離,就能將一艘五帆戰船擊沉。

他猶豫了,他讓自己停了下來,他要仔細想想怎麼回事,也要親自去看一看才行,他從買有聽過這樣的戰船,沒有帆的戰船是怎麼走的呢!

陸晏向馬殷寫了一封奏章,將自己的想法說了,馬殷雖然急著將物資運送到黎州去,但是他們楚人的戰船以及人員才是最寶貴的,再三考慮之後就同意了。

而這一切的是事情,都被彈奏的譚文早早地瞭解了,也早早的將訊息發了過來,譚三接到譚文的鷹信,看過之後就笑了起來,他為自己的兒子在不斷的成長感到高興,因為他終於長大了!

而陸晏要來對荊州水軍大營進行偵查,這也就讓時間一下子充裕起來,水軍大營的改造並不複雜,難題也只有將大營和大江交匯之處建立一道水壩。

這處水壩是水軍大營的第一道屏障,這處屏障表面上看只是一道開口的堤壩,但是卻不知道水下卻是設定這暗樁。

不知道暗樁位置的船隻,尤其是大型船隻一進來就會被卡住,甚至會被水裡樹立的尖角撞破船底而傾覆,根本就不會對軍營造成什麼損害,而小的船隻進來有能幹什麼呢!

就算是知道了暗樁位置,可是水道卻是一個S型彎道,這也就使得船隻根本就不可能以全速衝擊水軍大營。

而這只是地形上的佈置,而真正的大殺器是軍營圓周正在建設的十二個高臺,這是夯土結構,中間打的有粗大的木樁,夯土製成之後,外面會包覆石頭,這樣一個堅固的炮臺就建成了。

而這些炮臺上的岸防炮是他們自己貨船上帶來的加長加粗的炮,這些炮可以打的更遠,威力也更大!

荊州城裡面的閒置勞力是很多的,他們希望能夠找到事情做,以換取每日的吃食回去,在這裡做事可以得到比往常更多的報酬,家裡如果人少或是做事的人多的話,每日帶回去的糧食還會有結餘。

畢竟來這裡做事是不需要準備自己帶吃食,而且還能吃到肉,因此來這裡做事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他們只能幹第一日接觸的工作,這只是為了安全考慮。

荊門的王昌譽接收了大量的荊州逃兵,這些人都是楚人,他不想接受都不行,只能顯示將他們安置在軍營外,先是派遣軍中的郎中對他們進行簡單的救治,畢竟這是和自己一樣的楚人。

只是這些人中有很多都只是面板上面有一個血洞,有的是貫穿傷,有的則是隻有一個血洞,這讓郎中們有點不知所措,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傷勢。

這些人跑了一天一夜才跑到這裡,有的人就乾脆是趴在馬上昏迷之後到來的,而在收治這些人之後,這些人漸漸地都有了發熱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