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三也在不斷的學習之中,他接觸這些新武器較早,所以對這些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再加上李奇的特意解說,現在總算是有些有了一些信心駕馭這些武器和戰法。

現在將他調走,他知道這是李奇不放心他進行首戰,這是怕他有什麼危險,但是譚三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這是檢驗自己所學的最好機會,而且是千載難逢的好幾回,說怎麼他也不會回去的,所以就給李奇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寄了回去。

李奇過了兩天才給他回信,這說明李奇也是思慮再三,雖說是同意了他的要求,但也特別提到小雅很乖,他很久沒有見爸爸了!

譚三在這裡做著準備,他要根據自己的兒子譚文的情報做一些部屬,但他也加強了部隊的訓練,隊伍中這些老油子,眼看著訓練越來越緊張了,就知道他們的第一場戰鬥就要到來了。

這些人都是興奮異常,這是他們一戰成名的機會,要知道他們可以說是大唐乃至這個世界中第一隻這樣的部隊,從來沒有見過的新武器以及那訓練中的震撼效果,都致使他們不要命的訓練,希望有一天能用在實戰中。

譚文接到了命令,他也迅速的部署下去儘量的收集關於黎州的一切情報,目前對這件事還是有些模糊,因為馬殷對這這件事的訊息,也是控制在了一個很小的範圍。

而譚文卻是在很早就和馬殷的三子馬希範相交莫逆,這二人因為一場酒後打架而結識,隨著時間的增長,二人反而關係越走越近了。

馬希範這人也算是文武雙全,但卻是對未來一點信心都沒有,時長唉聲嘆氣的感嘆自己命運不濟。

不為別的,就為了他和二哥馬希聲僅僅晚了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只能屈居第三,就算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太子馬希陣一心向往道士的秘術,一心想要長生不老,可怎麼輪也輪不到他。

這是一種悲哀,誰說的長幼有序,誰規定的長子就一定要繼承皇位,自己TM的招生那麼半個時辰也行呀,就只是這不到一刻鐘的時間,自己就TM的再也沒有了做皇帝的機會,你說氣人不!

因此長大懂事之後,就只能是流連於煙花柳巷,醉臥於美人膝懷,再也沒有了拼搏奮鬥的動力,他就覺得自己的未來怎麼就那麼暗淡無光呢!

如果說換個別的兄弟,馬希範都不會是這個樣子,就因為馬希聲自小就和他爭,什麼都和他爭,就連一張紙或是一支毛筆也要爭,就不要說現在爭皇位了。

馬希範自小就喜歡舞刀弄棒,他之所以四處拜師學藝,就是為了和馬希聲一爭高下,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才知道命運這個東西是多麼的可怕,半個時辰就給變了一個人的一生。

馬希範覺得學武沒什麼意思了,太子一心要做道士,因為這事,馬殷已經殺了五個道士了,又將太子馬希陣圈禁,希望他能回心轉意,可是圈禁了不要緊,太子就正式的開始了辟穀,這讓馬殷覺得徹底沒了希望。

老二馬希聲立刻就得到了一大波的臣子們效忠,把他樂的睡覺都能笑醒,更是在馬希範面前趾高氣揚起來,時不時就會馬希範是個沒用的廢物,因為這事,他們已經衝突了不止一次了。

馬希範不痛快,就只能是到處飲酒作樂,也是因此和譚文因為打架而結交了,這二人一見如故,竟是結拜了異姓兄弟。

自從結識譚文以來,他的心境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也從譚文的嘴裡知道了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因為如此,他就越發的願意和譚文交往。

而隨著和譚文的交往,他就越發的覺得這個譚文絕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了,不管他的生意也好,還是他的一些做派,都有很多馬希範覺得很新奇的地方。

就說這個武功吧!馬希範自認為也是拜了好幾個老師,也算是打邊當地大大小小的武館了,自己一直都是勝多敗少,可是自從認識這個譚文以來,自己竟是一刺都沒有贏過。

譚文的功夫很是奇怪,可以說是自己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招式簡潔兇猛,基本上就是一兩招就能將自己撂倒,自己雖是已經很小心了,可就不是他的對手。

兩人就此也就打出了感情,往往就要捱上一記重拳的時候,譚文就會點到即止放他一馬,所以二人是越打越喜歡打,越打感情越好!

而譚文也是因為馬希範認識了不少的朝中大臣,而這些大臣也都以軍中將領居多,這些人都是和他們有著同樣的愛好,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