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以武會友的譚文(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敬翔自從跟隨父親到了長安之後,接觸的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他就覺得自己什麼事都要重新學,就算是寫字和看的一些書都得從頭開始學。
以前看的是四書五經,現在看的卻是資治通鑑、史記、孫子兵法等,還有氾勝之書、齊民要術等書籍。
以前敬輝學習的是怎麼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學的就是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也就是說現在的敬輝他們這些學子們,更多的是學習一些實用的技能,也更多地是學習過往歷史,學習歷史的同時也學習文字,也學習一些道理,要說知識的共通性就是如此。
學習歷史可以學習很多的知識,尤其是道德這一塊尤為重要,李奇的意思就是要讓自己的國民從小就應該知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雖說李奇對這些東西有些不屑一顧,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幾個字代表了中國人幾千年的行為準則。
李奇要求他們對這幾個字要有自己的認識,而且要寫出自己的一些真正的想法,而且更多的是要提出自己對社會,以及對當今政策的一些看法。
這些事情很對敬輝的脾氣,他就覺得現在的皇帝李奇,雖是個小孩子,但自己卻是對他很是佩服,就是他隨口說的一些話,在敬輝看來簡直就是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而且自己還能對朝政發出自己的聲音,就這一點,他就舉雙手贊成,雖不能引導朝政,但也是可以隨時隨地的將自己的意見傳送到李奇身邊,這讓敬輝就覺得這絕對是千古名君呀!
尤其是看到一些敬翔收錄的李奇的一些言語,這簡直就成了敬輝經常翻看的書籍之一!
敬輝長長看著這本記錄著亂七八糟,五花八門的李奇說的話,就感覺自己就是個白痴一般,有很多的話都看不明白,就算是看到李奇的解釋,他也看不明白。
而敬輝想進入敬翔的手下做事,那麼他就要做成一件指定的大事才行,而這件事絕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才行,而這件事情就是要道晉陽輔助陳勇顛覆李存瑁。
而另一個就是譚文,此時的譚文竟是已經到了潭州,他的任務就是領導組織顛覆馬殷的楚國。
還有一個很奇怪的入選者,這就是錢端橫,他的一些事情很得李奇賞識,可是他自己卻是不知道已經進入了李奇的視野,他也是袁彬極力推薦上來的,原因就是這人真的很聰明、很無恥,但也很有分寸。
敬翔將自己擬定的計劃呈送李奇,李奇看後就幾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個就是譚三在均州,如何悄無聲息的繞過襄州而進入長江呢!
二就是僅僅四艘戰船,還需多少貨船裝載支援他們的軍用民用物資,還有就是想繳獲十萬石糧草,需要多少船隻運輸。
三就是需要多少水軍和步軍支援第一場水戰,這件事不做就罷,但要做一定要做好,務必講這件事做的隱秘一點。
第四就是務必不能讓譚三上船出戰,他一個步站將軍就不要去了,讓他回來陪芸娘、雅兒!
敬翔對軍事上的事情也很是熟悉,楚人要運輸十萬兩糧食運到黎州,那麼最少也要將近兩萬兵在加兩萬民夫才行,船最少也得二十艘兩千料的大船才行。
因為太小的船裝不了多少糧食,兩千料的大船能裝一萬石糧食,那麼就是十艘船裝糧,十艘船裝載運輸的水軍,再加上隨軍的民夫,這可是一支不小的船隊。
敬翔連下幾項命令給譚三和在潭州的譚文,主要還是讓譚文務必弄清楚這十萬石糧食是在哪裡裝船,具體有多少人跟隨保護,另外就是要弄明白潭州的陣勢意圖。
而譚三自從到了均州監管造船和水軍的訓練以來,基本就沒有回過長安,雖說自己很想念芸娘還有小女兒小雅,可是均州這裡真的是離不開他。
接到敬翔的鷹信,看過之後,他竟是猶豫了,要知道他現在組織訓練李奇讓特別組建的水陸戰隊,這些人都是從陸戰士兵中三十選一選出來的精英士兵。
這些人不但不暈船而且都是百戰老兵,可算是軍中的寶貝,這些人一個分到別的部隊,各個都是將軍的料,但是在這裡,就只能當一個大頭兵。
他們在這裡不只是學習一些新的戰法和使用新的武器,還要學習各種水戰的技法技能,但畢竟人數太少,只有不到一萬人,所以說真的是寶貝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