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層甲板上來幾個人將馬從押了下去,外面江面的戰鬥帟進入了尾聲,馬從的手下們先是沒有了馬從的指揮,又遭受炮擊,這些人早就是沒了戰鬥的勇氣。

而譚三隱藏在上游的運兵船此時已經開了過來,他們也不救落水的人,而是先把各個穿的人全部捆綁之後,才將落水計程車兵打撈上來捆好,安上的荊州兵都不知道要說什麼了,這些江面的大唐旗號下的水軍,竟是在江面上不緊不慢的做著自己的事。

荊州兵看的氣憤的要死,可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譚三站在船上看著遠處的荊州兵,他突然覺得此時將錦州拿下也不錯,如果能得到荊州,那就可以斬斷潭州進攻江北的據點,也算是意外所得了。

他一聲令下,令自己的戰船向岸邊的荊州兵開炮,今天他要過過開炮的癮!

潭州在荊州駐軍七萬五千人,而水軍一萬五千人,而荊州北的荊門這是駐軍兩萬人,而錦州城內巡防則有一萬人,整個荊州的最高長官就是北將軍馬瞻。

可是馬瞻隨水軍出來營救馬從,卻是被一炮轟的已經找不到了,現在岸邊的兩萬荊州兵就是隨馬瞻過來的。

而隨著馬瞻過來的水軍足足有一萬兩千人,但是這些人隨著譚三的幾輪炮擊,就被打的支離破碎紛紛落水。

荊州這裡的水域寬闊,水流喘急,落水之後想在這裡獲救,沒有人幫忙是不現實的。

現在已經這麼長時間了,這些落水的人不是被沉沒的船隻帶著向下遊而去,就是已經沉入了水中,水面上抱著木板計程車兵都是在嚎叫著,他們的呼救根本就沒有引起人的注意。

譚三的命令一下,他們的五艘船就一字排開,他們與江岸平行,剛剛站定就是一陣陣黑煙冒起,一聲聲巨響響起,岸邊就是一陣的轟轟聲,那是炮彈落在岸邊的人群中爆炸的聲音。

只是一輪炮擊之後,岸邊的人就被炸的飛到了半空,剩下的人也都是被耳邊響起的爆炸聲真的是有點迷糊。

可是第二輪炮擊又開始了,剛剛還在腦袋迷糊耳朵轟鳴的這些兵就看到遠處又是一陣的黑煙冒起,頓時是四處逃散開來。

隊伍中的朗將偏將還想重整隊伍,可是緊跟著就有炮彈落在他們的身邊,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些黑乎乎的圓球狀炮彈,有的是凌空就炸裂開來,有的則是掉到地上之後才炸裂開,而炮彈周圍的人就飛了出去。

則是單方面的屠殺,而且是沒有任何抵抗的屠殺,這些人跑的到處都是,有的遠處的騎兵已經開始後撤,向著荊州城跑去。

而岸上的這些步兵可就慘了,他們想跑,可是怎麼會跑得過這些炮彈呢!終於有人大聲喊道:“下水,下水!”

是的,下水是個好主意,因為到目前為止就沒有一顆炮彈在水裡炸響,可見下水是個好主意,至於下水之後能不能活命,那就各安天命了。

有的人聽到喊聲,都是拼命地向水中跑去,有的人沒有聽到喊聲,只是一個勁向跑的越遠越好,只是拼了命的向著堤岸跑去,他們希望能跑過堤岸就能進入過大的農田之中。

譚三的戰船之後,是二十艘的貨船,但此時卻已是成為了運兵船,這些船上計程車兵,荊州兵也是沒有見過,這些人全部都是手持一根圓管狀的物體。

而這些人就平端著這些圓管一樣的東西,朝著江面上計程車兵開始了補槍,他們不要活口,只要不能在抵抗的死人。

一艘貨船,可以裝載將近五百名士兵,那麼這是二十艘貨船,也就是一萬名士兵,而此時善感計程車兵卻只有十艘船五千名士兵。

這些士兵上岸之後,就開對著四處驚慌逃竄的荊州兵開始了新一輪的射擊,他們手中的圓管,被士兵稱之為唐槍三號,這是下發的第三種槍械。

這種槍已經一改傳統的弊病,使得換彈藥都更為簡單,堤岸之上已經沒有了荊州兵的蹤跡,那些人早就丟掉身上的盔甲兵器,跑到了堤岸後面的農田裡消失不見了。

譚三吩咐貨船上的五千兵追擊並固守荊州到荊州水軍大營的道路,阻擊一切企圖援助水軍大營的援兵。

而譚三自己這是帶著三艘戰船向著荊州水軍大營而去,他要搶佔水軍大營,也只有佔領了這裡,才能夠真正的控制水道,也就是等於打掉了潭州進攻北岸的橋頭堡,使得潭州短期之內再也不可能染指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