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條款(第2/2頁)
章節報錯
譚文笑道:“好了,趕快回去吧!好好想想打遍天下無敵手到底需要什麼?”
馬希範走了,一臉認真的走的,顯然他是要回去好好想想這個問題了!他要好好想想一個人真的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嗎?
而譚文將手裡的那張紙上面的資訊也迅速的發了出去,他要將這個情報傳給自己的父親譚三。
譚文做的這些事情,僅僅是需要做的一部分而已!青雲鏢局已經準備在潭州開館了,並且人員也在陸陸續續到來,籌備的工作已經開始。
譚文已經在潭州開始佈局,也已經拿到了開鏢局的批准,要知道在潭州開鏢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裡的人長期和南面的山民爭鬥,人人尚武,並且習武使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潭州開武館開鏢局都要趟場子,就是要挑戰這裡的幾大知名武館鏢局,能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行,這是官方同意之後還需要獲得地下勢力的同意。
譚文是拿著一件玉佩還有一封書信到官府,很容易的就得到了官府的認可,並且給他介紹了馬希範認識,這樣一來趟場子就變得很容易了,一般就是禮物一送,再說幾句奉承話就算是過了。
而譚文和馬希範在此之前,竟是因為在酒館之中因為馬希範酒後鬧事,兩人已經打過了一次,再次見面的二人,都是感覺很有意思,都是覺得二人很有緣分。
兩人打了一架,再加上有玉佩主人的書信為證,所以說他們二人反而成了好朋友,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只是譚文一再想知道這玉佩的主人,可是馬希範只笑不說。
譚三接到鷹信,他也是覺得老懷大慰,自己的兒子能得到這份清單想想就知道很不容易,他真是覺得譚文長大了,也能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
譚三早就將自己手下派出去了很多,嚴密監視著往來於黎州的陸璐和水路,現在有了準確地清單,那他找到這些物資就容易的很了。
譚三看著地圖,他要揣摩對手最有可能走哪一條路到黎州,潭州附近多水路,最有可能的就是在潭州直接裝船,或是在岳陽裝船,這個具體的地點是需要譚文要查探清楚的。
譚三自己的人也在關注這裡,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自己的兒子無可厚非,但是他也要保證這件事譚文自己主持這件事,他也要觀察自己的兒子有沒有這個能力,他到底適不適合在這個位置上。
他扶持李奇要重振大唐的榮光,但是並不是要從中得到什麼利益,他只是覺得昭宗皇帝對自己不錯,自己有責任將皇帝交給自己的遺腹子撫養成人,拿回自己的東西和尊嚴,但是自己絕不會給他添亂。
潭州準備運往黎州的十萬石糧食已經準備好了,負責這件事的馬從已經準備出發了,他是馬殷的兄弟,也就是馬希範的叔叔,也是那塊玉佩的主人。
只是那一萬套裝備還不是很充足,另外的硬弩和箭矢也不是很充足,這些事情一直是馬從在主導這件事,包括前一段時間的成都之行。
潭州是楚人,他們世代都是在水面上討生活,船隻的運用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他們一直都在江南面生存,他們需要得到一個江上游據點。
這個據點的存在是他們以後踏上江北的墊腳石,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他們現在也不是要佔據這裡,所以才會以飛揚一個傀儡在哪裡,一邊自己能隨時踏足北岸。
他麼知道想踏足北岸,與北方各藩王爭奪天下,兵源不缺,他們缺的是糧食,缺的是一個堅固的據點。
縱觀天下,也只有黎州這個地方合適,內地平原是很合適的,但是連年大戰,早就將這裡打的支離破碎,想佔領一處進攻中原的據點很容易,但是糧食軍械的轉運會變得很艱難。
而黎州不同,這裡雖也有戰爭,但是都不是大的戰爭,這裡一直都有政權在這裡維持著次序,所以這裡反而成了一處理想的據點。
而且這裡的糧食產量足以可以支撐他們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奪取黎州之後,他們可以掌控上游水路,這對於他們很重要。
而且他們還可以進擊成都,穩定這裡之後,他們可以進攻關中,也能和涇州這處飛地連成一片,所以說當初馬從將這個想法私下說給馬殷的時候,得到了馬殷絕對的支援。
馬殷一隻想擴張自己的地盤,可是往南發展卻是進入了一個死迴圈,他走難免一隻都是山民的傳統地盤,他們一直在互相碾壓。
山民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一直在爭鬥,因此楚人打不進南方,而山民也不進攻楚人,雙方已經進入了僵持階段,並且短時間之內不會有什麼好的轉變。
既然和山民僵持不下,那麼戰爭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能用別的方法解決了,戰爭和互助只是爭奪一個人或是地區的兩個選項而已!
馬殷因此將視野放到了江的上游,而自己的兄弟馬存則是已經開始和山民接觸,他們會提供很多的資源,包括糧食以及生活技能的支援,他們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案,而且都是很讓山民眼紅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