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黎州物資(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們不會再軍事上幫助山民,但是會在生活上面無條件的支援 山民的,而馬殷認為他們能隨時利用這些條件反制山民,既能幫助他們也能打擊他們,這是宗旨!
他們不能兩面開戰,這樣對於潭州的壓力有點大,雖說潭州是魚米之鄉,百姓和朝廷從來不缺少吃的,但是人不能只是吃飽了就算了,畢竟人是有其他需求的。
而且楚國的需求還很多,房屋宮殿要高大上,吃食要精緻,衣衫要華麗,用具也要華麗並且精緻,就連普通士兵的日常裝備也是力求精美,從他們士兵的日常裝備刀劍就可以看出楚人是多麼的有錢。
但是這些優越的條件是很浪費金錢的,這也是楚人的稅金比別的地方都多的緣故,沒有災禍的時候,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可是一旦遇到山崩水禍,百姓就會流離失所。
楚人真正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他們自以為自己活得很好,而且還是活的比天下人都要好。
他們從上到下都不承認自己實際生活在生與死的邊緣,這一切是他們幾代人積攢的優越感所決定的,至於皇家的華麗與奢侈我們也要,我們也要穿蜀錦,我們也要穿綾羅綢緞,我們也要使用精美的華麗的漆器與貴重的金碗。
我們吃的可以不怎麼好,但是關起門來是沒有人知道的,聽說中原的人吃都吃不飽,我們百姓就比他們強。
優越感這個東西,一旦擁有就輕易不願意放棄,這個世界是需要階層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大公無私的人的,人人都想利用一切合法不合法的手段是自己優於其他人。
他們會在任何一個領域和別人對比,包括一頓飯,哪怕是喝水,他們都要和別人喝得不一樣,皇帝的奢侈代表了民眾的追求目標,官府到民間都以自己模仿皇室為榮!
譚三得到的訊息和譚文的訊息對上了,這讓譚三的心裡有了一絲的欣慰,他現在手裡只有五艘可以使用的戰船,譚三一直在猶豫要不要使用這些戰船,他知道這些戰船一旦使用,就會暴露在所有人的視野中。
他的猶豫被敬翔的一封鷹信說堅定了,那就是要用這次的水戰檢測他們戰船和水軍的能力,他們是時候出現在應該的路線上,他們要用這次事件來宣佈大唐的迴歸,也要讓一些敢於染指他們權利範圍的宵小住手。
想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敬翔不願意再這樣下去了,如此下去,雖是可以在背後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可是對於百姓不利,他們應該儘快的結束天下紛爭,這才是大唐皇帝最應該想的事情。
對敵人狠辣就是對百姓的仁慈,任何平靜穩定的前提就是要變革,變革是需要死人的,關鍵是死的是什麼人,死了多少人而已!
敬翔的決定得到了李奇的支援,這麼多年的發展,李奇手裡早就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他也要證明自己,證明大唐的存在,不想死人而只想利用和平手段奪取天下,只能是聖人的夢想,但是卻不切實際!
大唐的崛起需要一次震撼所有人的戰爭,一場斬斷所有人貪婪心思的戰爭,因此李奇責成敬翔給譚三發信,讓他務必把這次戰爭打成一場正義的戰爭。
譚三不瞭解什麼叫正義的戰爭,但是他知道什麼是震撼的戰爭,他的五艘戰船已經訓練了很長時間,武器裝備還有人員都已經是非常成熟了。
但是長久沒有進行水戰的所有勢力,譚三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水戰,要讓他們重新整理對自己認知的懷疑。
潭州的所有裝備已經糧食全部裝船,他們是在洞庭湖裝的船,一共是三十五艘兩千料的大船,每艘船都有五十名的護衛,以及每五艘船就又一條戰船護衛。
龐大的船隊懸掛這楚國的戰旗出發了,譚文根本就沒有想到潭州的馬從會這麼明目張膽的出發,甚至還舉行了祭天儀式。
這樣龐大的聲勢,他們根本就沒有避諱人的打算,他們要公告天下,今後的黎州是在楚國的庇護之下,誰都不準再對黎州都什麼歪心思。
一路之上,馬從在船上迎來送往,行走的並不是很快,甚至在每一地都要停留,但是他們只在自己相熟的地點停留,一路之上他們也只是接待楚國的官員。
楚國之中的所有豪門,還有皇親國戚們,他們都知道楚國一旦能在黎州站穩腳跟,那麼一個小小的黎州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收益。
有人要隨馬從一起去黎州,哪怕自己攜帶船隻跟著去也行,這些人是想把自己的家族生意開到黎州去,也有人認為楚國一定會在黎州駐軍,而自己如果能夠得到運輸軍需的生意也不錯。
因此馬從的黎州之行成為了一場拉關係與施捨關係的盛宴,而馬從最後不得不在荊州停留三日,他將在這裡等待自己緊急招過來的三艘船來裝沿路給自己的禮物和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