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問題很快答完,而競技場內原本同仇敵愾的氛圍,也基本被全部瓦解。

“可惜了!”

“如果能再團結一點,還能爭取到更多的好處才是。”

“現在不過是換了個主持,回答了些問題,屬實浪費了良機。”有人在曹柘的身後搖頭嘆息。

很多人族競賽者,都感嘆其他種族的競賽者‘不智’。

竟然被一點點的小恩惠, 便打碎了之前的憤慨。

全然忘了,之前提問時,他們的喊聲也很大,只是沒有被點名回答罷了。

畢竟只能問十個問題,而競技場內的競賽者,則屬實太多、太多了。

“本來就是烏合之眾,原就是一盤散沙, 甚至連一盤散沙都不如, 能夠逼得生出變化, 露出點底細來···已經很難得了。還奢望更多,完全就是妄想。”也有人族競賽者頗為知足,對事態看的清晰。

確實,哪怕曹柘用謀,怪物盡當刀,裹挾整個競技場內競賽者們的憤怒、絕望以及不安做勢,逼得競技場的‘主辦方’,做出了一點讓步。

也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有資格和底氣,進行真正的、徹底的反抗。

鬥臺之上,回答完問題的羽裔神語氣腔調一變,又嚴肅、嚴厲起來。

“繼續耽擱毫無意義。”

“哪幾族願意先下場進行對戰?”

“先下場的,我可以做主, 輪空一輪。名額僅限於前十五個主動參賽的種族!”羽裔神說道。

他本可以直接隨機安排配對,然後宣佈比鬥開始。

但他偏偏用了這樣的法子,為的就是啟用競賽者們,本身的廝殺之心。

被動的戰爭,在打出真火之前, 只能算是‘消耗’。

而擁有主觀能動性的戰鬥,則有可能爆發出潛能,在生死存亡之間,將文明的訊息再往上拔高些許。

有了羽裔神的‘誘惑’。

立刻就有數百個種族開始安排人選,進入鬥場。

當他們挑選好的族人,進入鬥場之後。

鬥場就會進行隨機的分配。

或是進入某個世界之內,進行世界內紛爭,或是直接在這鬥臺之上,進行直觀的廝殺。

發生在世界內的紛爭,作為場外圍觀的群眾,能夠透過出現在各自面前的光幕瞭解,甚至是隨意調節‘頻道’,更換不同的世界觀看。

這些光幕,不僅可以鎖定某些固定的‘人選’,以該人選的第一視角展開,還能宏觀的俯瞰整個世界的狀況,從上帝視角出發,瞭解到全域性的變化。

這樣的貼心設計, 根本就是用來幫助更多的競賽者,充分的瞭解那些正在參賽的競賽者, 以及其背後的種族,所擁有的文明訊息。

可以說,先下場的種族,完全就是先洩露了訊息。

如果是那些訊息、文明非常單一的種族,那麼或許一兩輪後,就會被徹底看清。

再遭遇強勁的對手,就會被輕易淘汰。

隨著競賽的展開,那些模糊不清的規則,也在所有競賽者的眼前,更加詳細、詳盡起來。

競賽分為鬥臺戰與世界戰。

其中鬥臺戰好理解,就是兩兩配對,具體為二十人為一擂,進行廝殺。

大約相當於三個小時之後,活下來人數多的種族獲勝。

鬥臺戰的規則簡單、直接,不用費腦子,基本上勝敗全看直觀上的戰鬥素養。

戰鬥之中,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沒有其它的規則限制。

這類比賽,贏方與輸方,都獲利與損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