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求(第1/3頁)
章節報錯
曹柘的結論,下的太早了!
修行有三千六百劫,其中情劫最為特殊。
修行便是渡劫,層次越高,劫數越少,劫數越少便越是難以破圓成缺。
限定在原本的圓滿裡,始終故步自封, 就等於道路斷絕。
所以,修行高深者,都是主動求劫的!
修行,亦是向死而生。
而在那諸多雜亂的劫數之中,唯有情劫,理論上可以重複利用,並且沒有境界限制。
有情眾生,皆可入劫。
即便是生而無情者, 亦有可能孕出真情, 入劫出劫。
佛陀弟子阿難甘化石橋,呂洞賓三戲白牡丹,觀音化人結緣,這些都屬於修行者頂著神話身份,入凡渡情劫的典範。
如果從修行者主動入情劫,進行渡劫修行的角度出發。
那麼瑤姬、三聖母、織女、白娘子她們愛上凡人的行為,似乎就有了一種新的解釋、解讀方向。
當然,這麼解讀,也顯得過於功利。
不妨將其視為,適逢其會,因勢利導。
情劫本就是很難主動操縱的!
因為不投入的虛假感情,便不是劫數。
而投入的真正情感,卻又難以操縱。
分身化凡,人間渡劫這種事, 可能有···但以曹柘目前的眼界來看, 這個行為, 有坑的概念更大。
一不小心就把自個弄成精神分裂了。
曹柘和紅玉、黃湘二女的到來,並沒有打斷髮生在碧遊宮裡的事件。
有曹柘的遮掩, 通天教主的注意力和情緒波動起伏又大的情況下,他們的行蹤被看透的機率為零。
“三千萬年了,你終於來看我這個老朋友了。”通天教主又感慨了一句。
他似乎已經聯想到了點什麼,有些不想開口,卻最終還是選擇迎頭而上。
兩個世界的融合,只是給他新增了一段本不存在的‘情感’,而不是刪改了他的人設,改變了他的性格。
“但是,為什麼是現在?”通天教主溫柔的看著那名銀髮女修,神情之中帶著一絲痛苦,卻依舊將心中的話問出了聲。
此時,碧遊宮裡的諸多親傳弟子們,已經在多寶道人的首先帶領下,選擇‘離場’。
這個時候,哪怕是失些禮數,也好過繼續看自家師尊‘出醜’。
做師父的可以毫不隱晦。
但是做弟子的,需要自覺。
諸多親傳們,悄然消失在碧遊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