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五章:依然在醫院,這次有點嚴重了(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阿爾巴尼亞匪幫的確有資格這麼吐槽毛熊。歷史上阿爾巴尼亞就不怎麼鳥蘇聯人,沒辦法窮山惡水出刁民,阿爾巴尼亞從古至今都是典型的窮山惡水。
首先,阿爾巴尼亞的國情較為獨特,其文化習俗、歷史脈絡都和斯拉夫人大相庭徑,對蘇聯並沒有心理上的認同;其次,阿爾巴尼亞希望能夠獨立自主,對蘇聯的威權主義比較反感。
雙方之間存在各種隔閡,最終促成了1961年的蘇阿交惡。
當然,在60年以前,他們還是站在一起,可這種所謂的站隊,也只是無奈的選擇。
阿爾巴尼亞有三個鄰國,它們分別是南斯拉夫、希臘、義大利(隔海相望)。然而,這三個鄰國,或多或少都對阿爾巴尼亞有所企圖。其中,南斯拉夫試圖兼併阿爾巴尼亞,將其變成“第七個共和國”;希臘覬覦阿爾巴尼亞南部的土地;義大利曾在二戰時期吞併過阿爾巴尼亞。同時,阿爾巴尼亞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而它的幾個鄰國都是基督教國家,它們也在國家體制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阿爾巴尼亞和其鄰國之間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利益上的爭端,相互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二戰末期,阿爾巴尼亞趕走德意侵略軍後,由阿共建立起了新的國家,這就招致了美國、英國等西方大國的敵視。因為美英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它們支援索古上臺,並不希望阿共掌握國家大權。為此,美英等國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封鎖,並多次製造事端,雙方關係迅速惡化。1946年,幾艘英國軍艦在阿爾巴尼亞附近海域觸雷沉沒,導致阿爾巴尼亞和西方的關係徹底惡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阿爾巴尼亞是難以靠西方大國主持公道的。
總的來說,在冷戰初期,阿爾巴尼亞外部面臨著鄰國與眾多西方國家的敵視,內部遭受著經濟落後、國力弱小等問題的困擾。這種情況下,能夠依靠的大國只有蘇聯(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所以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阿爾巴尼亞才會在60年代之前,積極向蘇聯靠攏。
所以那時候他們站隊蘇聯,也只不過是一種權宜之計。
一旦覺得沒必要,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
另外一點,那就是阿爾巴尼亞人總有一種特殊的傲慢,他們壓根看不上其他國家。
就像他們的國家圖騰一樣,山鷹!
他們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像山中的雄鷹一般展翅翱翔!
而且他們表現的的確像山鷹,對外,他們敢於獨樹一幟,自我封閉,與外界斷絕一切聯絡,彷彿是一位孤膽英雄。對內他們大搞獨裁,在國內,領導人霍查樹立起高大的形象,讓人民對他讚譽有加。為了紀念霍查,阿爾巴尼亞國內建起了他的博物館,各地都豎立著帶有他語錄的宣傳牌和巨大的塑像。那個時代,阿爾巴尼亞人創作了大量歌頌霍查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恩維爾霍查之歌》。
總之主打一個抽象和自信!
阿爾巴尼亞匪幫顯然也繼承了這樣的氣質,他們看不上毛熊,覺得他們不過如此。至於歐美那些本地黑幫……哈!對於他們,阿爾巴尼亞壓根不想評價!
一群軟蛋!
“哎……咱們什麼時候能回國啊,我不喜歡美國。”另外一個小弟想家了。
這個國家地面上除了野草,啥都不好好長,地底除了石頭啥都不富餘,再加上頻繁的乾旱,使得它常年穩居歐洲最窮國家的前三名,排名比阿爾巴尼亞靠前的是摩多多瓦和烏克蘭,前者窮是因為蘇聯解體後產業結構失衡,資源供給跟不上,後者窮完全是自己花樣作死自毀前程,只有阿爾巴尼亞的窮是持續穩定、始終如一的窮。這裡窮到別人都沒興趣入侵了,按照蘇聯當年的脾氣,小兄弟不聽話一定是要敲打敲打的,但阿爾巴尼亞退出華約組織卻沒有受到懲罰。蘇聯國防部過一筆賬,拆了阿爾巴尼亞全家的碉堡大概需要40萬軍隊、3000輛坦克、1500架戰機,佔領期至少要兩年半,整個作戰行動預計計讓花費幾百億盧布,把阿爾巴尼亞賣了都不夠開銷,算完賬覺得肉疼的蘇聯這才捏著鼻子子忍了。
這樣一個鬼地方,按理來說並不值得懷戀。
但對阿爾巴尼亞人來說,這就是他們故鄉!他們依然深愛著這片土地,很多阿爾巴尼亞人即便在國外發財,也會回到這片土地。怎麼說呢……或許是獨特的氣質吧,阿爾巴尼亞人還是喜歡自己的故鄉。
當然,更可能的是,他們始終和其他民族的人格格不入!
這和他們獨特的文化分不開關係,作為一個歐洲國家,這個國家的主要宗教居然是伊斯蘭教!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國家中伊斯蘭教信徒在國民中佔比最高的國家,據統計,阿爾巴尼亞遜尼派穆斯林佔總人口的56.7%,蘇菲派拜克塔什教團佔2.1%,天主教教徒佔10%,東正教教徒佔6.8%。相比之下,希臘與塞爾維亞國民基本全部信奉東正教,黑山信奉伊斯蘭教的波什尼亞克族與阿爾巴尼亞族占人口的約13.5%,北馬其頓的伊斯蘭信徒約佔人口的30%以上。與今天西方國家大量的穆斯林移民不同的是,阿爾巴尼亞的穆斯林是奧斯曼帝國實施宗教與民族同化的結果,大量的阿爾巴尼亞人早在數個世紀前就已經改信伊斯蘭教,穆斯林與伊斯蘭教文化已經成為了阿爾巴尼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問題是他們信伊斯蘭教,也不太被其他伊斯蘭國家接受……阿爾巴尼亞人缺乏很虔誠的宗教信仰。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部落的重要性與阿爾巴尼亞傳統和習俗極其強烈的部落性決定的,不論信仰如何,阿爾巴尼亞山區中的每一個部落都擁有自己的主保聖人,人們對部落崇拜與宗族長老的熱情遠遠大於對某一宗教的熱情。
這讓阿爾巴尼亞人不管對哪裡人來說都是一種獨特的存在……所以他們並不能很好的融合進當地,所以很多阿爾巴尼亞人在發財之後,還是會回到自己的家鄉……這種眷戀除了鄉土情結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外面他們也格格不入!
他們對別人來說是特殊的,而他們自己則是孤獨的。
所以這造成了他們更喜歡回到家鄉。出國賺錢是為了生存,回到家鄉才是生活!
“我倒是覺得這裡不錯,至少姑娘們很漂亮。”
有人有不同意見,這當然正常。
“漂亮?她們只是會化妝而已!而且這裡的女人很多都是假的,特麼的上次我遇到那個姑娘……特麼的渾身上下,就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填充橡膠!還有他們的臉,臉上的灰,厚的都可以擋子彈!”
“那你還算好,我特麼遇到一個從裡到外都是假的!特麼的,我褲子都脫了才發現,她居然是個男的!我質問他,結果他反過來質問我為什麼假定他的性別……哦,真是該死!我只能落荒而逃!”
這位兄弟的遭遇一下子讓巷子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在瞻仰這位神人。
這傢伙看大家不說話,依然在那裡滔滔不絕的抱怨那天的遭遇。
可半天了,大家居然還不說話。
“你們怎麼了?拜託,不會這樣就被嚇住了吧?這在美國很正常。這裡的人都是神經病……”
一邊說,他一邊扭過頭看過去。
發現自己的小夥伴全部都暈在了原地,只有一個紅色的傢伙和一個女人站在那。
女人還拿著相機到處拍照。
“嘿,夥計,我得說,美國還是不錯的。畢竟所有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