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麼要是真的這麼幹了,那他們就必須原地辭職!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小霸王人能夠接受這樣的條件。

美國也不慌,條件就是這麼個條件。你不答應,我也沒辦法!

就在兩國拉扯的時候。

埃軍也開始正式進攻了。

這幫人真的是迫不及待啊,前鋒剛剛抵達,當天就展開了進攻。後續部隊甚至都沒來得及展開……一群步兵就開始攻城了。

現代城市攻堅戰和古代攻城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現代城市沒有所謂的城牆……這玩意在現代武器面前基本沒用。所以現代城市壓根沒有城牆。

但聖城的地形很奇特,坐落在丘陵之上,介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城市的地形以低矮的岩石山丘為主,四周環繞著不同的山脈。東面有橄欖山,西面有納比薩姆維勒山,北面有麥沙里夫山,而南面則是穆凱拜爾山。耶路撒冷城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除了北面較為平緩外,其他三面都相當陡峭。

這種地形之下,到處都是居高臨下的高地,非常適合防守,只要建設好防禦陣地,可以居高臨下的痛擊敵人。

可問題是,一切發生的太快了。

在戰前,小霸王一方根本沒想過埃軍會進展這麼快。整座城市只是加強了監管,實行了緊急狀態,雖然實行了軍管,但卻並未真正進入戰時狀態,城市外圍也沒有構築防禦陣地,城市內部也沒有為巷戰做準備……

可以說,完全不設防。

在埃軍前鋒到達的時候,聖城內部其實還是處於混亂狀態,軍方一方面要防備城內非小霸王居民的叛亂,一方面又害怕激起他們的叛亂,正在那左右為難呢!

外圍的防禦雖然也有,但倉促之間,那玩意的作用和沒有差不多。

居然真的讓埃軍的前鋒部隊進入了城市,並且攻佔了一片區域!

這下完了,這基本算是放棄了地形優勢,直接進入巷戰的節奏。

在現代戰爭中,這種情況真的很罕見。敵人都殺到眼前了,居然不想著用優勢地形對敵人進行阻擊,反而放敵人進入城市……哪怕擋不住敵人進城,消耗對方一波也是好的啊!

對於小霸王來說,巷戰對他們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畢竟他們在武器裝備上佔優,如果是在城外,他們怎麼都是優勢,可到了城市巷戰,反而會拉低他們的裝備優勢。你在城市之中,許多裝甲力量根本沒用。

以往巷戰都是有利於防守一方,對進攻方有諸多限制。

可在這裡,全反過來了。

巷戰之中,攻方人數的優勢與武器的優勢往往難以施展。巷戰之中,因為有眾多房屋與街道的限制,所以優勢兵力難以展開,往往都是以小隊為作戰單位的投入,這樣在區域性陣地之上,攻方其實很難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巷戰同樣因為房屋的關係,使得交戰雙方的距離相對較近,而且戰場之上陣地更是犬牙交錯。這就使得難以使用類似遠端大威力的打擊。因為這種遠端大威力的打擊,一個不好就很容易傷到自己人。

什麼坦克裝甲車,尤其是小霸王的坦克和裝甲車表現已經在大監獄一戰證明了,他們的表現並不好!

坦克作為一種重型裝甲戰車,具備較強的裝甲和火力,是陸地戰場上的殺手鐧。然而,在巷戰這種特殊環境中,坦克面臨著諸多挑戰。在城區內,坦克可以透過自身強大的火力摧毀守軍的堅固火力支援點,實施抵近打擊。此外,坦克還具備良好的通訊配置和機動性,可以隨時執行機動火力支援的任務。小霸王在大監獄希望透過坦克衝殺在前、配合裝甲工程車和重型裝甲人員輸送車的方式,在巷戰中肅清殘敵。然而,小霸王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戰術思想是,儘可能依賴裝甲戰鬥車輛和火力,而不是依賴步兵去逐屋爭奪。這種戰術指導思想看似高明,但實際上存在著問題。如果不讓步兵下車進行掩護,坦克的防禦能力就會大幅下降,容易成為敵方攻擊的目標。而在巷戰中,步兵的存在非常重要,可以提供坦克的掩護,擴大坦克的態勢感知範圍,減少坦克的傷亡。

更關鍵的一點就是……這特麼是小霸王的城市……至少是小霸王控制的城市,城市之中大部分居民也是小霸王居民。他們的坦克在這裡隨意開火……遭重的可是小霸王自己人啊。

總之,一旦那些威力強大的重炮和坦克裝甲車,無法在城市裡肆意馳騁,那獲得優勢的就是埃軍了。

埃軍本來也沒啥重炮坦克了,他們現在有的只有步兵,而且就算使用重炮,埃軍這邊的壓力也小得多,畢竟……這裡不是他們的城市!真下了狠心,炸了也就炸了!

其實說起來,埃軍也是無心之下才造成這樣的局面的。

前鋒軍壓根沒得到後方指揮部的命令……後方指揮部也沒想到,這座城市居然特麼不設防。按理來說,即便沒有永久性工事,伱就算用重火力和沙袋搞幾個火力陣地,也不至於讓人一衝就衝進來吧?

然而事實卻是,真的就這麼無厘頭。

小霸王一邊壓根沒準備,而埃軍前鋒也是上頭了,看到了聖城根本沒多想,嗷嗷叫就衝了進來。

等到冷靜下來,他們已經進城了,於是火急火燎佔據居民區開始構築陣地,並且瘋狂呼叫後方部隊……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