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章:城市巷戰的殘酷(求月票!!!求訂閱!!求推薦!!!)(第1/2頁)
章節報錯
城市攻防戰就是這樣的,一旦敵人在城區紮根,那缺口只會越來越大,除非……防守一方有付出巨大傷亡的覺悟,和敵人在城市的每一塊土地,每一棟建築廝殺,才有可能把敵人趕出城市。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斯大林格勒的戰前人口是40萬。它是一個重要的河流港口的所在地,還有許多重要的戰爭和民用工業。因為這座城市以蘇聯***斯大林的名字,希特勒特別喜歡把佔領這座城市,作為對蘇聯***的個人打擊。斯大林同樣非常重視控制這座城市,以防止希特勒奪取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儘管斯大林格勒有著重大的軍事意義,但兩位***對這座城市的心理上的重要性,將其提升到了一個重要的高度,甚至超過了莫斯科首都。兩軍都願意為擁有它而付出代價,它超越了軍事價值,完全進入了痴迷的範疇。
最初,德國人在征服這座城市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納粹分子用飛機、坦克、大炮、迫擊炮和其他重型武器襲擊了這座城市及其防禦者。到1942年9月初,德軍仍在取得進展,但前進的速度已經大大放緩。由於狂轟濫炸,這座城市和它的建築被炸成一堆巨大的廢墟。俄國人利用被破壞的建築,開始採取防禦戰術;令人諷刺的是,這些建築給了他們優勢。
然而,到了11月,德軍的無情進攻幾乎把蘇軍趕到了伏爾加河。在這裡,雙方都遭受了了數十萬人的傷亡,而雙方在這條線上的野蠻行徑已經超越了人類行為的所有界限。在戰鬥中,正確與錯誤、道德和榮譽已經不復存在。這場戰鬥實際上演變成為了生存而陷入一場野蠻的搏殺。2001年,在蓋茨的好萊塢電影敵人中,一名德國和俄國狙擊手決鬥。狙擊手已成為雙方最可怕的對手之一。由於他們能夠遠距離射擊,士兵們從來沒有感覺到他們是安全的,而且經常在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被射殺。
一個特別優秀的俄羅斯狙擊手阿納託利·切喬夫說,他經歷人生的第一次,「我感到很可怕,我殺死了一個人。」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到德***隊如何殺死了許多同胞,切喬夫在戰鬥中接受採訪時說:「我開始無情地對他們著開火了。我已經成為野蠻人,我殺了他們,我討厭他們。」
正如邁克爾.瓊斯在一本優秀的書中所描述的,在1942年9月14日,蘇軍在德軍的猛攻下倖存了下來。德軍幾乎推進到伏爾加河邊,離他們的目標只有200碼。俄國人正處於失敗的邊緣。因為德國空軍有制空權,所以在白天的時候,在伏爾加河邊的任何增援或補給都是自殺行為。但蘇維埃第十三師的指揮官認為,靠近河邊的蘇軍防守人員將不能堅持到黃昏;因此他命令他的部隊無論如何都要渡過河去,並相信雙方以河為界。
亞歷山大羅迪塞夫將軍帶領他的軍隊上了駁船,駛向河對岸。根據目擊者的描述,這艘船在到達對岸之前被德國的一枚炸彈擊中,船上大部分人遇難,但奇蹟般的是,他自己倖存了下來。船上的大多數人都沒那麼幸運。幾名目擊者描述了這一幕。
亞歷山大.阿爾貝,少數的幾個仍在河一側的蘇聯守軍之一。他描述了第十三師靠岸時的情景。「我們躺在地上。一切都著火了,」他說,「這些船隻遭到了轟炸和炮擊。我看見一艘大駁船,上面滿載著士兵,他們的外套、手榴彈、小鏟子、彈藥和機關槍——就在我眼前沉沒。」
另一名親歷者描述了一個類似的恐怖場景:「那是一團火光,然後黑煙籠罩著渡輪,聽到了爆炸聲,緊接著,一聲尖叫………船在行駛,上層甲板上爆炸並著火,爆炸的威力震撼了伏爾加河。當一切都結束了——煙已經散去——什麼也沒有,只是在渡船上出現波浪。這個場景凝固了我們的血液。」
正如邁克爾瓊斯所指出的,紅軍應該不能
夠守住這條線。他寫道:「德國人佔領了河堤的高地,並有壓倒性的火力,來對付正在前進的俄羅斯人。他們似乎不可能成功——但他們確實做到了。」在激烈的戰鬥中,羅迪塞夫將軍計程車兵們從德國人手中奪回了一個關鍵的建築,並確保了渡河的安全。
德國倖存者赫爾穆特沃爾茲描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挨家挨戶的戰鬥,對他造成的非人性化的影響。沃爾茲正面對一幢俄羅斯人的建築,當時他與一名敵軍士兵面對面。他說,他舉起自己的武器射擊,但突然間,「我看到我眼睛冒出小星星。我用左手摸我的臉,一股鮮血噴射出來,牙齒從我的嘴裡飛出來。」
他想,「現在一切都結束了,」他希望俄國士兵能把他幹掉,但是他的一個戰友來幫助他,「把那個打我的俄國人的頭打碎了。儘管他戴著鋼盔。那種撕裂的聲音,我今天還能聽到。」
但是沃爾茲對這一天的恐懼還沒有結束。當他的朋友幫他把傷口包紮起來時,沃爾茲抬起頭,試圖警告這位朋友:另一個俄羅斯戰士在他身後。但為時已晚。槍聲響起,他戰友的頭盔「從空中飛過,然後我看著他,我看到他是如何被擊中頭部的,頭部是如何分裂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腦。中間是水。沒有血,只有水。他死時還看著我,他就站在泥土上,帶著他的傷口。」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六個月裡,像第十三警衛師和沃爾茲這樣的場景被重複了1000次。在我二十一年的軍旅生涯中,我參加了許多高強度的戰鬥,也參加了反游擊戰。然而,我卻毫不含糊地承認,我無法理解,甚至無法想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現實中的地獄是什麼樣的。當被剝奪了人性的時候,他們會變得多麼冷酷無情,這是令人恐懼的。
城市攻防戰突出的就是一個殘酷,你必須下定決心,用生命來換取一棟以往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建築物,哪怕那只是一棟公共廁所,你都要用犧牲掉一個公共廁所都裝不下的人數來奪取他。
一旦哪一方接受不了這樣的殘酷,那就相當於輸掉了這場戰役。而且這還包括平民的傷亡!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兩百萬人以上,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1942年9月14日,德軍從城北突入市區,與蘇第62集團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雙方逐街逐樓逐屋反覆爭奪。斯大林格勒變成了一片瓦礫場,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在滿是瓦礫和廢墟的城中,蘇聯第62集團軍頑強抵抗,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的槍戰。攻入城中的德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儘管德軍對伏爾加河東岸進行頻繁的轟炸,但是蘇聯紅軍還是從那裡得到了不斷的補給和支援。剛剛趕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只有約三天的平均存活時間。
雙方在這場戰役共計一百萬人死亡,有蘇聯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德國人。德國第六軍團26萬人,9萬1千人被圍,戰後僅5千人活著回到德國。在會戰最激烈的階段,雙方投入兵力超過二百萬,坦克兩千輛,飛機兩千三百多架,大炮和迫擊炮兩萬五千門。
在1942年9月和10月兩個月中,蘇軍只有五個步兵師渡河增援,而德軍卻投入了不少於二十七個步兵師和十九個裝甲旅的增援部隊。其第一線師,常常傷亡達到百分之七十,一個連隊只剩下三、四十人。德軍先後投入斯大林格勒的兵員,由最初的二十五個師陸續增加到五十一個師。
從1942年的7月到11月,德軍共喪失七十萬官兵,一千多輛坦克,二千多門大炮和一千四百多架飛機。
這場戰爭是殘酷的,幾乎是一場用鮮血堆積出來的勝利。雖然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果是好的,但它的過程鮮血淋漓得可怕。任何一場戰爭,都不是幾個大帥運籌帷幄的事,它一定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築造的。納粹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先後拿下了幾個版圖較小的國家,然而面對地域廣闊的蘇聯,德軍的進攻就顯現出了吃力。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可以類比於日本對南京的攻打,它們對人民的屠殺都到了泯滅人性的地步。斯大林格勒淪陷,然而這並不是戰役的終結,而是另一場悲壯反擊的開始。面對重重喪失的防禦地,蘇聯集團軍仍然沒有放棄最後一絲抵抗的機會,他們在市區依然一棟樓一條街地反抗爭奪著,這便是有名的巷戰。市區被戰火燒出了一片片廢墟,蘇軍就是在這一片片廢墟中躲避敵軍的炮火,奮勇殺敵。在指揮官崔可夫的強力抵抗下,最終還是贏得了這場對斯大林和希特勒都相當重要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