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低垂著頭不敢對上他的視線。

“攝政王看了是何想法?朕只擔心若不再趕緊將何良懲治了,其他異姓王也該有樣學樣了。”皇帝凝重的說道。

“皇上所言極是,臣此次西北迴來的路上,就是因為發現了何良私下豢養士兵,才導致在路上被何良派人刺殺。”楚連煦道。

“什麼?豈有此理!他何良居然敢對皇兄出手?膽大包天,還把楚家的江山放在眼裡嗎?”皇帝拍案而起勃然大怒說道。

大理寺卿郭曉站了出來道:“皇上,西北離這裡千里之遙,事情真相是否屬實還待核查,現在就給何良下罪未免果斷。”

這個郭曉是蕭太后的人,此刻站出來一番話下來大殿寂靜無聲,楚連煦回頭看著他臉上神色十分的古怪,似乎是覺得這個行為愚不可及到讓他覺得驚奇。

皇帝反倒沉靜下來了緩緩問道:“郭大人這話好笑,林取死裡逃生從何良的封鎖下逃出來傳信且不說,何蘇為官多年,這等沒有根據的事他敢上報?”

郭曉臉色發白背後的衣服早已經被冷汗浸溼,但是他是蕭太后的人,他的家人還握在蕭太后的手中。想到昨日來傳口諭的太監,他硬著頭皮繼續道:“說不定是為了貪功冒進,況且何良派人刺殺攝政王也是沒有證據的事,若是真的要刺殺攝政王,攝政王在西北的時候何良不是更好下手嗎?為什麼還要等到攝政王離開西北再派人千里迢迢追殺!”

眾人再看向郭曉的眼神中就多了許多同情。朝堂上還有其他蕭太后的人,見到蕭太后為了保住何良居然用郭曉的身家性命去做這種無用的掙扎,心也冷了下來。

楚連煦收回目光抬頭看向皇上道:“皇上,臣被何良派人追殺關,鍵時刻還是鄭諳鄭將軍碰巧經過將臣救了下來。事後在檢查刺客的屍體時,發現了證據。”

“噢?還有這事?鄭諳何在?”皇帝掃視一番殿內將目光投向鄭諳。

鄭諳大步出列聲如洪鐘大聲道:“臣在!”

“攝政王剛才說的可是真的?”皇帝問道。

鄭諳拱手,從袖中掏出了那個指甲蓋大小的羊皮紙雙手捧起道:“啟稟皇上,當初末將聽到聲音帶著人手趕到的時候正巧碰上幾十名刺客圍攻攝政王。等將刺客擊殺殆盡,臣在領頭的刺客胸口發現了這個,為了保護這個那賊子將它用針線縫在了胸口的面板裡,險些被他躲過去。”

太監趕緊結果鄭諳手中的東西,呈到了皇上面前。皇帝看了看問道:“這是何物?”

“啟稟皇上,這個是何良的私印。”楚連煦回答道。

皇帝笑了兩聲,吩咐太監把這個東西拿去給郭曉看看。

鄭諳看向隊伍前面低頭不語的楚連煦,心中十分納悶,明明就是攝政王自己發現的,為何要把這個功勞給自己?

郭曉只象徵性的看了一眼,就跪了下去口中高呼:“還請皇上饒命,恕臣愚鈍不堪。”

“呵?郭大人這是愚鈍不堪,不辯好壞,還是……”皇帝拖長了尾音,沉冷的模樣看起來倒還有點帝王的樣子。他看向郭曉幽幽問道:“郭大人這樣,讓朕不得不懷疑郭大人是否和何良勾結?不然證據面前,郭大人為何一定要幫著何良不可?也不知何良給了郭大人多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