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堯楚同盟(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近堯國差點被人家佔了便宜。
事情是這樣的。
堯國的銀票漸漸開始成為了大商朝各國之間的流通貨幣。在堯國,因為有堯國政府管控,唐煜規定所有衙門務必以銀票面額兌換相應的銀兩,不得減少。
但是在其他各國就不一樣了,黑市上一張一兩銀子的堯國銀票,往往能夠換來一兩三錢到一兩五錢銀子。
這一下就有不少人動了歪腦筋。
尤其是衛國公子,李績。
諸侯的子孫,稱公子。與太子皇子區別。
李績是衛國長公子,日後繼承大統的人選。此人怎麼說呢,守成之君,有點小聰明,但也僅限於此。
虎皮羊質,鳳毛雞膽。說的就是他。
換做以往,各國之間安安心心的,大家好好統治,也就完了唄。李績這樣子,一輩子不出什麼差錯,死後至少也能混上個美諡。不說是像什麼文啦,武啊之類表述功績的,至少也是個孝或者穆之類褒獎為人的。
佈德執義,中情見貌,容儀肅敬曰穆。說你很有威嚴,有氣勢。
但是偏巧生逢在了堯國崛起的年代。
所以衛王李楨就有了換繼承人的打算。雖然說這個時代的禮法依舊是嫡長子繼承是主流,但是也不是沒有廢長立幼的先例。
何況衛國二公子李紹喜好習武,和軍隊的將領走得很近,是個知兵的。
李楨就有了想喚人的打算。
李績作為長公子,自然有所察覺,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做出一些事情,以此證明自己的才幹。
正好碰上這麼一件事,他的小心思就來了。
於是李績迅速組織一大批的商品,還有自己府裡的銀兩,派自己的親信前去堯國,把銀子換成銀票,然後拿回來在黑市上換成白銀。
憑著這個生意,兩年之間居然被他賺走了數十萬兩。
李績拿著這個事情跑去跟父親邀功,李楨還蠻高興,覺得兒子倒也不是那麼不堪,要不到時候挑一個信得過的顧命大臣,好生輔佐績兒?
得到了父親誇獎的李績很快想要做一點大的。如何能夠讓其父對他刮目相看呢?
那就是對付堯國啦!只要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去對付堯國不就好了?
因為先前黑市上李績搞出來的動盪,現在一兩銀子的堯國銀票也就能換一兩銀子而已。
李績找到黑市的負責人,大規模收購堯國銀票,以九錢銀子一張一兩銀票的價格大肆收購。
然後派人拿著這價值數百萬兩的銀票跑去堯國兌換。
不得不說人啊,一得意就忘形。
這麼大的一筆銀子,難道堯國就不會盯著嗎?
李績的一舉一動,從他開始兌換銀票的時候就被校事府的人盯上了。
三年的時間,足以讓校事府的人遍佈大街小巷。雖然在國內,校事府已經聞名遐邇,但是放到堯國之外,校事府成員藏得比以前更深,在暗中收集著外國的大小事務,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如果說李績放在現在,或許在學習到金融類知識後會是一個不錯的操盤手,但是現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