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被糟事情搞得一團糟的墨淩然,謝歡這個製造者倒是非常舒心,謝歡一隻手拿著墨嶼安派人送來的書信,一隻手捻著終於成熟了的果子,靠坐在美人椅旁,開啟“家書”

“想你了”裡面薄薄的一張紙,簡短的三個,謝歡手順著輕輕撫過這一筆一劃,彷彿看到了他深深的思念。

看完,疊好,謝歡將他放進方木盒裡,裡面的五封也是墨嶼安寄來的,也是同樣的話,卻叫謝歡欣喜。

其實墨嶼安那邊的情形還是挺嚴重的,百姓沒糧食吃,都是癱坐在郡長的府衙門口,大街一路上坐滿了老人小孩,黑壓壓的一片,飢餓的中老人的息聲,比較潑辣的婦女、暴躁的街頭小販都在街上開罵,罵誰?老天爺他們可得罪不起,皇帝王爺那也是天理,嘰嘰喳喳的無非也是哀憐自己。

由於是洪水的侵襲,他們不僅僅面臨的是無糧的飢餓,還有家園喪失在那無情的江水中,它吞噬那一座座茅屋,那來不及逃命的人,他們的家,他們的親人。

無知的他們,對上老天,怨恨沒有,帶著敬畏,祈求,僅使一點點口糧還用來做祭祀,沒有糧食的供奉了,有的雙手合十,有的匍匐在大地上。

墨嶼安到任了十餘天,他們都以為這個從皇城來的六王爺一直待在郡長為他安排的宅院中,他們雖然不敢在明面上罵,但心裡的不滿一隻燃燒著他們,但其實不然,這幾天墨嶼安帶著會影和囚一暗中前往實地考察,畢竟雖然遠離了京城,這些人可不會放過他,尾巴不知有多少條,在城裡煽動百姓的是他們的日常。

墨嶼安倒不覺得必須得把它們解決了,畢竟時間還長,慢慢玩,墨嶼安覺得這也許是和他的歡歡待久了,做事的方法也有些不同了。

墨嶼安和幾個當地的縣令以及郡長,這幾個都是頭腦比較清醒的,所以聚在一起討論治理方案。

首先,最關鍵的是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綠化荒山,恢復被破壞的植被,這是治理的根本措施。同時嚴禁亂砍濫伐,在保護好現有植被的基礎上,儘快加大植被覆蓋率,使從根本上得以改善。

第二,建設永久性堅固堤壩,修建水利樞紐工程,攔截和控制特大洪水。

第三,相關方案有多層次性,可以是小區域的綜合治理,也可以是全流域的總體規劃綜合治理,還可以是跨流域的綜合治理。假如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同洪水的治理相結合,處理得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一舉兩得之效,這樣未來的後顧之憂也盡數解決。

這第三種方案,自然是謝歡給墨嶼安提供的,雖說之前謝歡不太關注外面的時事,沒在這方面打過交道,但是在現代這種令人矚目的巨大工程,她還是聽說過的。

墨嶼安對於謝歡想出這種前無古人的措施不帶有任何懷疑,畢竟他是唯謝歡主義,嗯,這是他的歡歡呢,他引以為傲。

而他們這些地方官員為墨嶼安折服,無論是從這些天他們跟著六王爺實地考察,還是六王爺想出的驚人計策,他們都打心底裡佩服墨嶼安。

雖然看起來墨嶼安將這個問題解決得差不多,措施都想出來了,但其實在付諸實施上,存在的問題將會更加困難,所以接下來的時間,他不僅得安排人去做這項工程,修建房屋等,財力也得跟上,光靠朝廷裡發放下來的銀子根本不夠,畢竟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僅是嗷嗷待哺的口張著,光靠他們發放糧食,這也是不可能的,再多的錢財,在這漫長的年月裡,也禁不住這流水般的賬。

所以,墨嶼安首先像那些暴動的農民採取了必要的措施,將他們壓制下去,將那些尾巴都一一清掃乾淨。

將命令通知到各地:徵收各家青年有勞動力的加入這些工程,吃的糧食、工錢按照個人的勞動都會發放,在家中的女人能做女紅的,都可以繡一些繡品,然後集中放在一塊兒,登記好,由人統一運送到比較富饒的地方去買賣,賺的銀子按照之前登記的發放,家中的有小孩的,都可以統一送到專門闢開的府院中上學,錢財一律分文不收。

受災受難的主要都是窮苦的農民,他們的一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不知道他們還能幹什麼,這時候沒了土地,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去處,他們也是樂意的。

富人家不僅沒受什麼影響,還在洪水爆發沒多久,大賺了一筆,現在倒黴了,大家不知道從京城來的六王爺用了什麼法子,讓他們各家自願捐出了一大筆銀子。墨嶼安也裁減了很多當地的官員,這些都是不管他們百姓死活的,他們被趕下了臺,老百姓不知有多高興。

之前暴亂的人,也都是受到了蠱惑又加上天災,他們這樣做也無可非,現在知道六王爺是真心為了他們老百姓,都懺悔,加入修復他們的家園,建設他們的未來中。

尾巴雖然大都被清理了,但總有那麼幾個餘留了下來,他們僥倖的同時,不知道的是這是墨嶼安的不在乎罷了,這裡的情況早晚都會傳到京城,這些上不得檯面的東西,不值得讓他的手下去奔波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