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歡喜對著站在屋外的一名哨兵,念起了歌詞,唸了幾句後,問道:“你知道我剛才唸的是什麼嗎?”

哨兵一臉茫然,回道:“我沒念過書,不懂這些。”

程歡喜點點頭,對丁源、左崑崙道:“我們寫出的軍歌,要讓每名士卒都能懂,這是最起碼的,然後是內容,最後是音律。”

“這樣吧,我說幾句,你們參照一下,可以進一步完善。歌就叫《鎮北軍規歌》。”

“三軍聽我苦口說 軍規條條要記牢

第一行動聽指揮 有理有法有號令

下官要聽上官命 有了命令要執行

官兵打仗為百姓 奸 淫擄掠定要斬

第二營內有規矩 規矩才出戰鬥力

起更各哨就安排 傳齊將卒點名來

營官三夜點一次 哨官每夜點一回

將卒著裝要統一 英雄樣子都齊全

……”

“這個小人聽的懂。”那哨兵忽然說道。

“好,就照這種模式,你們繼續完善吧。”程歡喜說道。其實在前面給丁、左二人交待任務時,程歡喜也提過類似的話,只是丁、左覺得若寫得太直白、粗鄙,有損鎮北軍聲名,也毀了二人士子形象。

如今見程歡喜不喜歡,二人只得領命,按照程歡喜的模式,繼續完善鎮北軍歌。

午後時分,慶宗來見程歡喜,告知五百匹馬中,勉強能用的,也就三十六匹,就這,還是他降低了標準選的。若是按照北燕的標準,只怕能選出的數量,兩個巴掌數的過來。

程歡喜也明白,自己當前的家底就這些,想從五兵部再要些好馬來,只怕是痴心妄想。

不過,程歡喜並不是太擔心。另一個世界的特種兵經歷,讓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兵貴精而不貴多的道理。

三十六匹馬,確實不多,但也要看是誰在用它,如何用它。

程歡喜又命鐵開山,製做三十六副鐵面具,圖案是些山精鬼怪的樣子。

程歡喜的想法,便是組建一支精銳的騎兵小分隊,人數並不要太多,但是一定要夠精,入選之人馬術必須一流,武功應在七命之上。

現在馬有了,該是選士的時候了。

程歡喜知道,以神武皇帝的心性,和對天機圖的渴望,留給自己準備的時間,不會太多了。

自己要讓這支隊伍,在最短的時間裡面,具備強悍的實力,只有這樣,自己才可能在接下來的北伐中,多一份保命的本錢。

而一旦開始北伐,還能不能順利歸來,誰也說不準。家中之人,也該早有安排才是。

程歡喜坐在案前,沉思片刻,提筆寫下一些姓名:

蒲巴、桑桑、鐵開山、蕭青奴、張狗兒、慶宗、趙野虎、劉黑柱、張二郎、陸九。

一共十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