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兩次捕殺(第1/2頁)
章節報錯
羊簡之得知,有獵戶在西山棲鳳嶺見過一隻巨鳥。猜測這巨鳥便是賊人盜寶之時,協助賊人逃出同泰寺的巨鳥。
一行人趕到棲鳳嶺,早有侍衛守在那裡。羊簡之又命人去五城兵馬司,借來了幾架城弩,準備用城弩將巨鳥一舉擊殺。
若是能將巨鳥擊殺,無異於斷了盜寶賊人的臂膀。再要捉拿賊人時,也少了許多的變數。
將棲鳳嶺四下圍住,羊簡之帶了十幾名好手,皆攜帶強弓勁弩,悄悄往嶺上進發了。
據發現巨鳥的李姓獵戶說,那巨鳥出現並沒有幾日,似乎是高僧詰摩到了西山靈薦寺後,才有了的。那日高僧駕臨西山,獵戶原想到近前瞻仰一番,只是到處是信眾,自己根本擠不到近前。
第二天,他大早便動身前往靈薦寺,希望能撞個大運,見到高僧詰摩一面。他也聽人說高僧要進宮去,為了省些時間,他便從棲鳳嶺抄近道趕了過去。
誰曾想,居然在半山腰看到一隻巨鳥,他這輩子也沒見過那麼大的鳥。當時真把他嚇了一跳,那巨鳥正捉了一隻活羊,飛到半山腰去了。
羊簡之帶著人,小心地往嶺上搜尋。正在搜尋之間,一聲唳叫,一個龐大的禽鳥從樹叢中躍了起來。那鳥形似雕,卻比一般的雕體型大了許多。雙翼張開,足有一丈多長。
那巨鳥異常機敏,眾人還未靠到近前,就已發覺,立時要飛起來逃走。只是翅膀上受了傷,第一次竟未飛起來。
幾名侍衛張開手 弩,把弩箭射了出去,那箭矢飛到跟前,竟被巨鳥拍落在地。巨鳥又一次躍起,飛了起來。
羊簡之一邊命人放出傳訊訊號,一邊拉開硬弓,朝著巨鳥射了出去,利箭雖然射中了巨鳥,但是那巨鳥悲鳴一聲,居然扇著翅膀急急飛走了。
羊簡之再次張弓搭箭,已來不及了。
看著那巨鳥往西北方向飛去,羊簡之率人一路追去。
這一次,讓守在外圍的弩手立了頭功。看到羊簡之放出的傳訊焰火,守在城弩旁的牛二,便與他人一起用絞車張開巨弩,搭上丈二長的弩箭。待發現了空中飛行的巨鳥,牛二親自操弩,射了出去。
那城弩的威力霸道,一般的城門,也會被洞穿。快逾閃電的弩箭射向巨鳥,那巨鳥想要躲時已然來不及了。弩箭閃過,巨鳥發出一聲慘叫,身形晃動的如同風中的紙鳶。
巨鳥勉力地往前飛去。但牛二等人想再次發射弩箭時,已然不可能了。只因那城弩轉向、上弦、搭箭,極耗時間。
剛才那巨鳥中了一箭,似乎從空掉下了一物。牛二便帶人尋了過去,一番搜尋,找到了那物件,是一支三尺多長的鳥爪,那鳥爪摸上去堅硬逾鐵。
等到羊簡之帶人過來的時候,牛二十分有眼色的把鳥爪獻了過去。
羊簡之接過那巨大的鳥爪,點了點頭,對牛二說:“你叫牛二,我記住了。你做得極好。”
只這麼一句“你做得極好”,便讓牛二心花怒放,羊統領向來對下屬寬厚,今日自己的賞錢是跑不了了。
那隻巨鳥在空中晃著,看似隨都會落下來,偏偏又往前飛了很遠。眼看要飛過大江去了,終於翅膀無力扇動,悲鳴一聲,一頭栽入水中。
羊簡之命人尋來船隻,再想去打撈時,那巨鳥早已隨著滾滾而逝的流水而去,再也尋不見了。
程歡喜命人在白龍寺細細查詢,結果找到了一些功德簿。程歡喜隨手翻了一翻,這功德簿上,記的都香客居士施捨的錢物數目。
本來只是平常的瑣事,程歡喜竟在其間發現了端倪。在功德簿上,記有一位寒林居士,這寒林居士有些怪異,每年的年初都會捐獻逾萬的香油錢。
這就奇哉怪哉了。白龍寺並不在城中,平日裡來此進香的香客並不十分多。這寒林居士出手闊綽,一次捐的香油錢,足以讓全寺上下不需化緣,便可很寬餘地過上一年。而且自寺院建成,每年捐一次。
這白龍寺是什麼地方?這可是修了暗道的所在,也賊人脫身之處。
那這個寒林居士的身份,是不是非常可疑呢?那麼,寒林居士究竟是誰?現在又在何處呢?
程歡喜在心中反覆推敲,如果這寒林居士與賊人有關聯,那這寒林居士的所有行為就解釋的清了。這人定然用“寒林居士”之名,隱藏自己真實身份。
既然刻意去隱瞞,那麼說明這“寒林居士”檯面上的身份,一定是大家所熟悉的。
那麼他用“寒林居士”之名,為寺院做了那麼多事,會一點都不露破綻?決不可能。
再假設“寒林居士”早就知道,神武皇帝的寶物藏於捨身塔,那麼他一定是離神武皇帝不遠的人,才可能知道寶物的存在,才可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寶物的動態資訊。
事發之前,就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此人能調動的能量決非凡俗。
程歡喜想到這裡,又來燒燬的大殿。能在極短的時間讓大殿燒起來,必須有特殊的引火之物才可做到?這引火之物是什麼?從何而來呢?
檢視一遍後,果然,大殿門窗的地面上,留有一圈淺灰色印記。根據自己腦海中的記憶,這應該是一種苗疆產的特殊的火油,燒過留下的痕跡。
召來一名侍,囑附他速去緹騎司,向馮公公報告這一發現。由緹騎司查探火油的來源,順藤摸瓜找出幕後黑手,在這方面,緹騎司強了大內侍衛不是一星半點。
專業的特務和專業的保鏢,側重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