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皇帝精神有些不振,他已有兩日未合過眼了。只是在書房內,反覆的臨摹書帖。

高公公來報,太尉王亮、司空謝必之、司徒第五行空、尚書令袁弘求見。

這倒奇怪了,中秋休沐一旬,這才過去三日,三公一令,居然一同前來見駕。不過自觀音寺失了火,同泰寺遇了賊,再到金陵城遍佈的緹騎司、大內侍衛,到處搜查盤問,必是出了大事。

這三公一令前來見駕,也在情理之內。司徒第五行空,原是前朝的揚州牧。後來五斗米道作亂時,攻入揚州,燒殺劫掠,把一個大好的揚州城,變成了人間鬥羅場。第五行空的家族死傷殆盡,本人也是在鐵衛的保護下,才逃了出來。家族從此凋落,第五行空膝下只有一女,嫁給了王家子弟。

第五行空曾註解儒門典籍,在士族中頗有些聲望。只是近些年崇道崇佛,第五行空的門前冷落了許多。

太尉、司空、司徒,乃是大梁國第十八班的清貴職務,平日也不理具體事物,只與皇帝坐而論道。

尚書令是第十七班品階。但在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之中,尚書省掌著六部,權勢極大,非是其它兩省可比。

待四人進來見禮,神武皇帝擺擺手,說了聲免禮,便命人取來錦墩,讓四人坐下說話。

“諸位卿家,因何故而來?”神武皇帝說。

四人相互看了看,還是王亮先開了口:“近日城中流傳一首童謠,不知陛下知否?”

“倒是有所耳聞,不知諸卿家是如何看待的。”神武皇帝問。

“陛下,臣以為,既有童謠傳出,必是上天有所警示。”袁弘介面說,“臣起初也覺得蹊蹺,便命人去探訪了一番。據城中的孩童說,是一位紅衣童子教唱的,那紅衣童自稱來自熒惑之星。”

熒惑之星,也可稱為太歲,若有熒惑之星示警,那是將有兵災的預兆。

童謠出現之後,神武皇帝也曾讓馮公公派人暗中調查,正如尚書令袁弘所言,曾有一名紅衣童子出現,那紅衣童子教唱了童謠之後,便再也沒有在金陵城出現過。

“此事朕也有所耳聞。不知謝卿以為如何?”神武皇帝又問謝必之。

謝必之是大皇子的人,雖然行事謹慎,神武皇帝還是知曉的,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陛下,臣以為此事當是上天警示。前朝曾有過慧星襲月,雌雞變雄,當時也有童謠四起。前朝昏主對此並未理睬,未能修身養德,後來便失了天下。”謝必之說。

“卿家的意思,朕若是不修身養德,便會失了天下?”神武皇帝說。

“臣萬死,臣絕無此意。”謝必之匍匐於地,面色卻無半點惶恐之意。

“卿家起來說話,朕豈是那種聽不進人言的君王。”神武皇帝親手扶起了謝必之,“此處並非朝堂之上,不須那麼多禮數。”

這大梁國,沿襲前朝舊制,依靠門閥而立國。王、謝、蕭、袁,乃是大梁國最頂尖的四大門閥,有道是,得四姓而得天下,失四姓而天下亡。

當年,神武皇帝正是暗中收取了四大姓的支援,才有了推翻前朝,定鼎宇內的力量。

“王卿家以為如何?”神武皇帝又去問太尉王亮。

“陛下,臣以為既是上天示警,為了大梁安危,不可等閒視之。臣以為,必是臣等有舉措失當之處,這才為大梁惹來了禍端。”王亮說道。

“那王卿以為,這失當之處,出在哪裡?”神武皇帝追問。

“陛下可還記得一件事情?十年前,陛下曾說過,十年內不立太子。臣以為,現在是否該是定下太子之時?若太子之位定了,人心也就定了。”王亮並未接著熒惑童子,而是說到了太子之位。

十年前,神武皇帝確實說過暫不立太子,也說過立賢不立長。

“第五先生以為如何?”神武皇帝又去問第五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