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四皇子的決定(第1/3頁)
章節報錯
那日蕭可義自宮中出來,獨自坐於湖心亭中。
觀音寺火起之時,要等的人來了。
那人身手極高,踏著池中的蓮葉,飛速地來到了湖心亭。到了近前,身形一縮,便輕輕飄入亭中,落在了蕭可義身邊。
來的是個老者,面白無鬚,身形高瘦,略有些駝背。
“恩師來了!”蕭可義說。
“嗯。”那老者說,“公子今日似有心事。”
“可義有一事不明,煩請恩師解惑。”
“什麼事情?”
“近日金陵城中傳出一首童謠,不知恩師可曾聽過?”
“公子說的可是,‘蕭四郎,世無雙。胎七月,鳩變凰。’此事我自會去查清。”
“今日我進宮去,見過了母妃,問過了胎七月的事,她不願讓我問此事。”蕭可義異常冷靜,盯著老者說。
“那麼,我想請問恩師,我究竟是不是前朝的鳩?而恩師究竟又是什麼人?”
自己的這位恩師,是十六年前,自己被封為宣城王,搬離皇宮之後忽然出現的。
那次自己也是獨自在園中戲耍,恩師忽然就出了現了,一招蹬萍飛渡,頓時就吸引了蕭可義的眼球。孩童心性,頓時便起了拜師的念頭。
恩師當時說,看蕭可義骨骼清奇,乃是上佳的練武之材,便收了蕭可義為徒。
這十六年來,每月十五必來,教授了蕭可義一流的武藝。蕭可命二十歲便已達到八命,現已隱隱突破到九命的跡象。
恩師每次來無影去無蹤,只讓蕭可義稱自己為恩師,從來不讓蕭可義對自己行禮。
這位恩師對蕭可義,可謂是嘔心瀝血,把一身的能耐傾囊相授。並且告訴蕭可義,有任何解決不了的事情,他都可以去盡力解決。
只是,不可對任何人提起自己。
蕭可義原本以為,自己有幸碰到了江湖奇人異士,現在想來,只怕是自己想簡單了。
蕭可義不傻,相反,他絕頂的聰慧。
恩師過了片刻,長嘆一聲。
“事已至此,我便告訴你一切吧。只是,你知道之後,也不知是福是禍。”
“咱是前朝宮裡的人,名叫梅蟲兒,是先皇身邊的體己人。”
果然,與前朝有關。
“既是前朝皇帝身邊的體己人,那為何皇帝死了,你卻活著。”蕭可義問。
“那是因為,當初先皇帝見城池將破,便讓咱家帶了公主殿下,先逃出來。”
“公主殿下?那又是誰?”
“若無差錯的話,她就是公子的姐姐。先皇無子,只有這麼一位公主,為了護住先皇血脈,咱家事先化妝帶公主離開了金陵城。”梅蟲兒說,
“吳美人被蕭賊擄走之後,咱家也在關注她。咱家既是先皇帝身邊的人,自然知曉,公子很可能就是先皇帝的骨血。”
蕭可義有些動容了。
“有何憑證嗎?”
“憑證就是時間,從蕭賊擄走吳美人,到誕下公子,也就七月時間。所以公子定是先皇帝的血脈。”
“你又是如何知曉,我是七個月生的?”蕭可義的思維很縝密。
“那是因為,現在的宮中也有咱家的人。當年有一個小太監,在宮中犯了過失,是咱家饒了他一命,他便拜了咱家為幹爺。自蕭賊謀逆以後,因那孩子乖巧,便被留了一條命,在現在的宮中幹些雜活。”梅蟲兒說。
“他為何不會告發你?”
“咱家對那孩子的家人照顧的很好。”梅蟲兒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