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胡言。”吳淑媛越發惱怒了。

在旁邊侍候的宮女、太監紛紛躲避。

“母妃,有些事情,想來起居注上會有記載。”蕭可義說。

“我的兒,你萬萬不可去找什麼起居注。你若是做了,沒有的事情,也會被人以為有的。這宮中高牆大院內,看去繁華似錦,實則暗裡窩弓冷箭,這世上,最難防的是人心呀。”吳淑媛苦口婆心地開始規勸。

“莫要去信什麼童謠,若真有,那必是你的仇家造出來。”吳淑媛久在宮,雖生性恬淡,卻聰慧異常。

二十多年前,那時候的她,還是前朝皇帝身邊的吳美人。神武皇帝攻入皇宮後,第一眼看見她,便被她深深的吸引了,於是她變成了吳淑媛。再後來,有了蕭可義。

這童謠說“鳩變凰”,豈不是說蕭可義是前朝皇帝的遺腹子,而今卻想要奪佔大梁的江山?

此事萬萬不可讓陛下起了疑心,若是陛下認為童謠是真的,那便萬事皆休。

“孩兒知道了。母妃且先安歇,孩兒這就回去了。”蕭可義起身告辭。

看看從吳淑媛這裡無法確認自己的猜想,蕭可義便離開了熙寧宮。

吳淑媛又來到內堂,口誦佛經,手中的木魚敲得越發急了。

蕭可義回到蓮花池,摒退左右,獨自一人坐在湖心亭內。他在等一個人,他相信這個人,可以解開他所有的疑惑。

三秋恰半,謂之“中秋”。月色分外明亮。微風吹來,送來縷縷丹桂清香。

今夜正是登高賞月的大好時機。

金陵城內的王孫公子,富家巨室,早就地包下了最好的酒樓,賞月飲酒,又召開來許多女妓,彈唱作樂,極盡歡娛。

就是普通人家,也會召集家中子女,準備一些上好的酒飯,過一過團圓之夜。

街市行人絡繹不絕,往年就是鼓響五遍,街上仍有遊人。

今年大概也是如此。

程歡喜讓杜巧兒準備了兩桌酒飯,一桌置於後院,杜巧兒、春蘭、秋葵三人享用。另一桌置於前院,男人們共享。

院門一關,程歡喜不在意什麼上下尊卑,他把每個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家人。

老僕阿福十分感動,顫顫巍巍捧著一杯酒,想要給程歡喜敬一杯,剛想說幾句吉祥話,忽聽外面大街有人大呼“火起”,一時驚得把酒杯也摔在了地上。

程歡喜幾人忙來到街上,只見不遠處的一座高大的寶塔起了火,從距離上判斷,應該是觀音寺裡的寶塔。

那座寶塔乃是木質結構,七層浮屠,高數十丈。

也不知怎得,那裡忽然就起了火,火是從底層燒起來的,片刻之間便往二層三層燒去。

街角的望樓發現火起,立即發出警示訊號,又有另一條街的望樓接力傳遞,火警訊號便被傳至遠處。

觀音寺的僧眾奔忙取水。周邊的居戶,也有來幫著滅火的,也有從自家出來觀望。巡鋪的兵卒,有二百餘,也趕來救火。

一時之間,街巷亂作一團。

水龍局接到報警,趕著馬拉的水龍車,正往這裡趕過。

只是半盞茶的功夫,那火苗也燒至第七層。烈火炙烤之下,已無人能近前去。隨後趕來的水龍局,也是無計可施。

煌煌的一座雄偉浮屠塔,竟成了一枝巨大的火炬,火光照耀之下,大半個金陵城都看的見。

此時在紫荊山上,同泰寺的僧眾也看到山下火起,紛紛聚到山門外觀望。守衛在寺內的侍衛,也往山下張望,不知出了何等大事。

就在眾人觀望山下大火之時,從寺院西側圍牆處,一道削瘦的黑影縱身一躍,越過牆頭,躡足潛足,往捨身塔而去。

而在寺院東側圍牆處,也有一道黑暗,越牆而來,同樣是往捨身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