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 高僧來到金陵城(第2/3頁)
章節報錯
“歡喜,你錯了!”神武皇帝說。
程歡喜一愣,“不知臣錯在哪裡?”
“這裡。”神武皇帝指了指棋盤。果然,剛才程歡喜在不經意間,走了一招明顯的錯手,角上的危機出現了。按照兩人的棋力,到收官之時,程歡喜是必敗無疑。
“算了,你且回去吧。有些什麼須準備的,可著人加緊準備。為防夜長夢多,朕以為中秋之後,當立即出征徐州。”神武皇帝隨手把棋子丟在棋盤上,交談結束了。
趁著雨勢漸小,程歡喜坐著宮裡的錦輦回到了家中。
原本想在這金陵城中,在神武皇帝的庇護下,可以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安樂官,現在看來,也只能走一趟了,也不知是福是禍?
程歡喜哪裡知道,他一萬個不想擔的這份差使,有多少豪門,打破了頭的想去爭取。
暴雨如注,下了整整一夜。到早晨時雨勢收住,天色放晴。
一大清早,整個金陵城便忙碌了起來。晨鐘響過之後,滿城的僧尼,便開始準備迎接大德高僧詰摩的到來。
前些日子,詰摩在羊城港講經,整個羊城港萬人空巷。據說在詰摩講到精彩處時,天上落下五色花瓣,有幸聆聽講經的僧侶居士,都親眼目睹了這一神蹟。
神武皇帝早年崇道,近十年來崇佛。當年就在這金陵城,曾有過一場轟動一時的辯經大會,影響至今。
釋、道兩門皆認為自己是正統,而對方是邪魔外道。雙方辯論十日,甚至各出法門神通,最終以釋門勝出,道門告負作終。
那次之後,信奉道門的信眾銳減,而釋門日漸興盛。到了今日,這金陵城有釋門寺院兩千餘處,道觀不足十處。
就連大能陶神仙,也是隱居在茅山之中。
神武皇帝命禮部僧官署,主持操辦迎接詰摩事宜。
僧官署安排白象一匹,以金裝蓮花寶座安放在象背上,作為詰摩的法座。
又安排緋袍武弁八人,手執黑漆長杖頭前清道。安排捧花尼姑五十名,奉果比丘五十名。
另有執旗鳴鼓,沿街拋撒鮮花者數十名。
各寺院僧眾,一街兩行,夾道歡迎。
一大清早,程歡喜便被程百歲央求著,要去看高僧,兩個小婢春蘭、秋葵也眼巴巴地望著自己。
程歡喜便道:“阿福,去備牛車。咱們也去瞧瞧那大德高僧,是不是生了兩個腦袋,三支胳膊。”
話說的不太恭敬,但好在一家人都是通道的,也沒人太在意,就是想瞧個熱鬧。
於是駕車來到東華門,此處乃高僧必經之處。這裡早已是人山人海了,阿福把牛車停在僻巷,幾個人擠到街邊觀瞧。
過了許久,但見在開道武弁的呼喝下,高僧端坐在白象背上,寶相莊嚴,緩緩而來。
早有僧尼在前方撒了鮮花。
許多虔誠的信眾匍匐在地。
高僧的法駕前往西山的靈薦寺,據說明日神武皇帝要在集賢殿內,聽高僧詰摩講經弘法。
隨著高僧法駕遠去,街上的僧眾便漸漸散了。
程歡喜帶百歲等人,又耍了會,便乘車回去了。
剛到門前,便見一個蠻人男子站在那裡,是桑桑。
“桑桑,你怎麼在這裡?”程歡喜問。
“金花讓要找你。聽說你要去打架,我幫你。”桑桑的表達能力一般。
程歡喜又仔細詢問,才知道,原來冼金花已經見過神武皇帝,神武皇帝同意釋放全體南蠻俘蠻,同時又賞賜了洗金花金銀、絲帛等物。
冼金花這兩日便要回林邑國,感念上次在馬市,程歡喜的仗義執言,又聽聞程歡喜要陪四皇子去收取徐州,便派桑桑前來陪護程歡喜,好護程歡喜一個周全。
聽明白了這些,程歡喜直接拒絕,“桑桑,你回去吧。你告訴冼金花,程歡喜只是說了一句該說的,金花不必掛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