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召集舊部”(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晚廂房中,點起了一盞油燈,孟寬坐在書桌上假意看書,實際上他哪有心思去看那些之乎者也,滿腦子思考自己的後路。
潼關一破,就是大明敗亡前奏了,這裡就會被闖軍所劫略,也就是這幾個月的事,崇禎皇帝現在已經火燒眉毛,會急著催他出關剿滅叛亂,一邊又猜疑他不及時用兵,越急越敗,好牌都能打爛了。
這裡是不能久待了,這幾月就要整出一支小隊來護身,亂世沒有武力怎麼成事,內亂先讓他們打個夠,遲早收拾他們。
孟寬想去山海關,那裡才是真正要命,該死的吳三桂這賣國賊,引兵入關,手握5萬關寧鐵騎,毫無作為,最後便宜了多爾袞,早點去那裡,也好辦事。
“咚咚咚”
想要起身去開門,雲舒早一步出去開門,孟寬跟在身後,世道太亂,晚上也不安寧,怕有不要命的亂匪。
開門見是老岳父回來了,說起來趙川這岳父也是一個小醫官,家傳醫術,提領藥局,在這座潼關城裡也是小有名氣,年歲已有50有餘,看起來卻像70歲的老人,走路都有些蹣跚了,皺著眉頭,心事重重。
孟寬上前扶著老人前往客廳坐下休息。
“雲舒你去熱一熱飯菜,岳丈怕是還沒有吃飯。”
孟寬見他一直皺眉不見舒展,於是耐不住性子問道。
“岳丈大人是遇到什麼心事了嗎,為何一直心事重重。”
滿頭的白髮,有些滄桑,要是在後世,這個年紀還是狀年,而他卻是已經行將就木了。
“孟寬吶,是我遇到幾個病人,從脈像上看是傷寒之症,但我開的藥方又不見效,而且已經死了好幾個人了,都是同一症狀,老夫不解,為何藥方無效呢。”
見他如此說,孟寬已經知道是什麼事了,他家醫書是守成的醫書,學的是《傷寒論》,治療普遍性的感冒或許有效,但這症狀分明就是瘟疫的前兆嘛,都不用想就知道了。
但他又不懂醫理,直白說傷寒論不起作用,怕是會惱了這老頭,想了想,這是瘟疫蔓延的開始,若是不加以制止怕是會出大事。
於是拿過油燈,舉到他面前。
“您老請細看,這燈火周圍可有什麼東西。”
明亮的燈火,周圍有一粒粒的微小粉塵飄忽不定,平常誰都不會去在意,仔細一看才會有發現。
“岳丈大人,我想您是遇到瘟疫初起之症了,並非普通的傷寒,病從口鼻而入,猶如這細小的微塵,內入肌理,這是個會透過呼吸相互傳染的惡疾,自古瘟疫皆是如此。”
趙老頭聽到了他的理論,一時間不知道怎麼了,顫抖著手指,想說又不知道說什麼,孟寬一席話直接打破了他的世界觀。
“這,這,這,該如何是好啊,此病已在趙大人的兵營發起,怕是要出大事了。”
“此病嚴禁於病人直接接觸,岳丈大人若是要為病人看病需要掩住口鼻,病人也需要隔離開來。”
孟寬有預防的方子,後世非典期間找尋古籍所發現的一篇治病良方,說起來還是趙川他老人家的徒弟,這些東西孟寬早有準備。
“岳丈大人,藥醫不能守舊,有些病症是突發而致,當要尋覓新方。”
“吳又可大哥的達原飲或有奇效,您老不妨試試,我這裡就有藥方。”
這藥方吳又可早就問世,也治療過幾個病患,只是還在他手上沒有流傳開來,孟寬既不想要這名,也不想瘟疫大肆擴散,早點拿出來,總能少一些傷亡,至於他本人來了,想來他是不會介意的,更何況孟寬也沒有拿走他的名頭。
藥方很簡單,孟寬回廂房抄了一份回來交給了趙川,大明劫,劫是瘟疫之劫,尚且可以用藥解決,但國家社稷之症,又要用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