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命運之矛和貿易討論(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後時間就到了正午,周正看了看手錶,然後邀請大家去食堂吃飯。
眾人欣然相應,共同到了食堂。
看著滿是排隊等吃的人的食堂,美軍代表皺著眉頭說:“周先生,你們每天都來這裡吃飯嗎?”
周正點了點頭:“在食堂吃飯,方便,快捷,挺好的。但是為了大家的習慣,我們準備了專門的小灶。請吧!”
雖然說是小灶,但實際上也就是一些特殊的菜餚,一些炒菜和燉雞燉鴨。
雖然飯桌上是交流的好地方,但是沒有人開口。
蘇聯的情況就不用說了,雖然馬拉申科算是幹部了,但是平時的待遇也絕對算不上好,連正常的麵包都很少吃到,就更不用說肉了。
所以在周正開頭之後,他也大吃特吃起來。
儒勒和納爾也都是差不多的情況,歐洲各國的資源被用去打仗了,即使是教會生活也很困難,納爾這樣的流浪法師就更不用說了。
只有從美國本土飛來的美軍軍官不缺物資,但是對來自華夏的烹飪方式感到新奇。
而且,他一個軍官沒有文官那麼講究,所以也就隨著大家美美的吃了起來。
一頓飯吃的大家全都很飽,賓主盡歡,肚子撐得慌。
然後周正趁機開始了宣傳:“各位覺得,我們的家禽和蔬菜怎麼樣?”
“很不錯。”
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敷衍,大家都進行了誇獎。
然後周正又說:“我們的根據地成了家禽養殖基地,能夠大量出產家禽魚肉,和各種糧食蔬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購買的需求。”
“嗯?”
大家都有點意外,儒勒主教說:“我還以為周先生是個道德高尚的人呢?”
“嘛~道德高尚也不代表不需要吃飯嗎?”
周正回答說:“做貿易嗎?很正常,大家有沒有這個意向呢?”
“當然。”
馬拉申科和美軍軍官都進行了肯定的回答。
蘇聯方面的困境自然不用說,但是美國人還需要採購,這倒是有點出乎周正的意料。
“在北非作戰的部隊雖然不缺主食和肉類,但是卻缺少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雖然不是不能從國內運輸,但是成本太高了。”
不只是美軍軍官,就是儒勒也對這個貿易有了興趣。
畢竟教士們是不生產的,在戰爭時期他們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總之,計劃的討論重點很快就轉到了用什麼來支付上面。
總之討論很激烈,最後決定用工業產品和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