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大流派的“勸千歲”震驚全場(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般的嗓音就能達到,這就大大降低了對嗓音的要求,這也是學楊者眾多的原因之一。
有人認為,楊派就像是流行歌曲一樣,而像譚派和餘派就像是民歌,美聲,是需要技巧的,但是流行歌曲,誰都能唱,所以“十生九楊”就應運而生了。
不過,林桐則是對這些說法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只是想要做好自己,將譚派的藝術再次的發揚光大,為京劇界做出自己的貢獻也就是了。
但是,不得不說,於智魁老師的唱腔確實很好聽,瀟灑自如,音色也美。
對於觀眾來說,好聽,才是最重要的,管你什麼流派呢!
所以,於智魁老師獲得了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
第三個出場的是奚派的張國建老師。
奚派的創始人奚嘯伯先生,可以說是京劇界的一大傳奇了。
奚先生既無在科班學藝的經歷,又無梨園世家的家庭背景,純粹是票友出身,一定意義上的自學成才。
奚嘯伯先生的曾經跟兩位大師學過戲,一位是著名的京劇紅生名家李洪春,當年被京劇界稱為紅生宗師。
所謂紅生,就是演關羽戲,關老爺是紅臉,以前是淨行,但是後來就被劃入了生行,單列了出來,叫做紅生。
另一位老師則是著名的四大鬚生之一的言菊朋先生。
奚嘯伯先生從業餘到名列四大鬚生,一共經歷了四次跨越。
其一,由業餘到專業。
其二,由一般演員到能夠和梅蘭芳先生配戲的全國知名的優秀演員。
其三,從搭班到親自挑班,成為了自帶一軍的奚老闆。
最後,超越了無數藝術上的競爭者,被戲迷們授予了“四大鬚生”的桂冠。
在那個名角如雲,已經幾乎不給後人留活路的京劇界,奚嘯伯先生有如此的成就,絕對堪稱一代傳奇。
“他三弟翼德威風有……”
“丈八蛇矛慣取咽喉……”
“鞭打督郵他氣沖牛斗……”
“虎牢關前戰溫侯……”
“當陽橋前一聲吼……”
“喝斷了橋樑水倒流……”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奚派的唱腔,頓時覺得眼前一亮。
奚派的藝術具有“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是“洞簫之音,珠走玉盤”。
所謂的洞簫之音,並不是劇場裡的遊移縹緲的洞簫音樂,而是那古貌蒼樸、清新自然的田園色彩。
觀眾們也對這種表演的方式非常的讚賞,一齣戲,讓四位不同流派的演員來唱,一下子就讓人感受到了他們唱腔中的不同和新奇,這跟之前四大名旦的唱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一個出場的是麒派老生陳紹雲。
麒派老生在此之前,很少在春晚舞臺上露過面。
這一次,麒派的當家人陳紹雲先生親自出山,來為自己的麒派正名一下。
“他四弟子龍常山將……”
“蓋世英雄冠九州……”
“長坂坡救阿斗……”
“殺得曹兵個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