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哥他短劍下命赴陰臺……”

“兒三哥馬踏如泥塊……”

“我的兒你失落番邦一十五載未曾回來……”

“唯有兒五弟把性情改……”

“削髮為僧出家在五臺……”

“兒六弟鎮守三關為元帥……”

“最可嘆你七弟他被潘洪就綁在芭蕉樹上亂箭穿身無有葬埋……”

“娘只說——”

“我的兒啊——”

“今不在——”

“延輝我的兒呀——”

林桐邁著老旦步,一步步顫顫巍巍的走到了小座前,八姐過來,攙著林桐坐下。

“哪陣風把兒你吹回來——”

一出《四郎探母》中經典的《見母》一段唱,真的是暢快淋漓,這一段也是老旦的基礎戲,每一個唱老旦的演員,開蒙都要唱這出,因為這出戏裡的板式也比較多。

第一句“一見嬌兒淚滿腮”這句是西皮導板,這也是這出戏老旦最精彩的一句唱了。

接下來一大段西皮流水,尤其是中間“最可嘆你七弟他被潘洪就綁在芭蕉樹上亂箭穿身無有葬埋”,一口氣這麼長的戲詞,不但要抑揚頓挫的唱出來,而且氣息還不能亂了,這對於老旦演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有不少老旦演員在唱這一段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深吸一口氣,然後再唱,或者唱著唱著,氣息就亂了,上氣不接下氣的,也是大有人在。

所以,這一段非常的考驗老旦的功底。

接下來的“娘只說我的兒呀”這一段是西皮搖板。

後面“今不在”和“延輝我的兒呀”是哭頭。

最後的一句“哪陣風把兒你吹回來”還是西皮搖板。

所以說,這一段算是老旦唱腔中的精華所在,只要將這一段唱好了,其他的老旦戲基本上都可以唱下來了。

林桐唱完之後,燈光黯淡下來,接下來的一幕,才是今天最讓人震撼的地方了。

燈光閃爍中,如同穿越時空長廊一般,只見長廊中,《戲出圖冊》的一百多幅畫面不斷的如同幻燈片一樣的閃現著。

忽然,一座巨大的戲園子出現在了舞臺上。

這座三層的戲樓最上面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面三個大字,暢音閣。

這暢音閣正是清代宮廷戲曲舞臺,坐落於故宮寧壽宮閱是樓院內。

這是一座三層大戲臺,臺後為扮戲樓,暢音閣三重簷,臺基高1.2米,通高20.71m,總面積685.94平方米,捲棚歇山式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一、二層簷覆黃琉璃瓦。

上層簷下懸“暢音閣”匾,中層簷下懸“導和怡泰”匾,下層簷下懸“壺天宣豫”匾。

內有上中下三層戲臺,上層稱“福臺”,中層稱“祿臺”,下層稱“壽臺”。

如此恢弘的戲樓出現在舞臺之上,不但讓現場的觀眾都是大吃一驚,就連觀看節目的觀眾們都是震驚不已。

這投影技術,已經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

接下來的一幕,才是真的將所有人的下巴都給驚掉了。

只見這暢音閣下面的大門敞開,從裡面走出來了一個人影,正是那羽扇綸巾的諸葛亮。

林桐飾演的諸葛亮輕搖羽扇,一步三搖的走到了舞臺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