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總決賽第一輪《大田後生仔》(第1/3頁)
章節報錯
央視六公主出品的“潮起華夏——非遺煥新夜”在林桐的一首電音《定軍山》中落下了帷幕,收視率竟然力壓同時段的所有綜藝節目,排在了第一名。
而在家中的林桐,也收到《歌手》節目組的通知,總決賽分為兩期節目,第一輪,規定歌曲範圍,最終選定的是,方言。
也就是說,總決賽的第一輪,所有的歌手都需要唱方言歌曲。
其實,這對於專業的歌手來說,並不算難,因為在音樂學院的時候,所有的歌手都要去學一種音樂,就是粵語歌曲。
幾十年前,在內地的文娛還沒有起色的時候,港省不論是電影還是音樂,都已經站在了亞洲的最頂端。
雖然這些年來,港省的文娛已經基本癱瘓了,但是粵語歌曲依然是一顆屹立不倒的參天大樹,無數的經典歌曲,永遠都不會被人遺忘。
華夏的方言歌曲,流傳最廣遠的就是粵語歌曲了,想必這一次總決賽的第一輪,就要變成粵語歌大賞了。
這一期的突圍賽之後,《歌手》的官博上也更新了總決賽的賽程。
當大家看到第一輪是方言歌曲的時候,不少觀眾都是大呼過癮。
“粵語歌要來了,哎呀,厲害了,之前的比賽中,只有兩首粵語歌和一首英文歌,不過癮啊!”
“對了,英文歌算是不算是方言吶!”
“應該算吧,我聽不懂的都應該算方言!”
“說的有道理!”
……
忽然,林桐看到自己的微博上,有一條訊息被大家頂到了第一的位置上。
“桐哥你好,我看到這次總決賽的第一輪,要用方言表演的時候,我就忽然想到了我的家鄉。”
“我是一個胡建人,我住的地方叫大田,是一個小縣城,我很早就出來打工了,不過這些年我回去的時候,雖然發現我們大田越來越好了,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我們那裡的年輕人,尤其是小孩子,現在基本都不會說大田話了,讓我感慨生活更好的同時,也有些不習慣。”
“我覺得方言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地方出來的人的根,我是華夏人,但是我在華夏其他的地方,如果能夠聽到大田話,我會瞬間感覺到很溫暖,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是一個在外地打拼的人心中的一份淨土。”
“但是如果沒有了方言,全華夏的人都是說著普通話,感覺總是少了一點什麼。”
“我不知道桐哥會不會我們大田話,如果會的話,希望你能為我們大田寫一首歌,我也覺得有些冒昧,但是我相信桐哥的實力!——一個在外打拼二十年的大田中年人留。”
這一段留言情真意切,引發了林桐微博上大量的粉絲關注,很快,幾十萬的點贊和上萬條的評論,徹底的讓這條留言火了起來。
“哎呀,我也是覺得現在這個時代真的很好,但是,我還是懷念小時候的那種純真,說著家鄉話,是那麼的舒服,現在一張嘴,都是普通話,顯得好像太過於正式了,親人之前也感覺有些隔閡!”
“對,尤其是回到老家之後,一張嘴,就習慣用普通話,但是看著父母有些尷尬的表情,我覺得我好像做錯了什麼!”
“別看我在外地工作了這麼多年,一嘴的普通話,但是我回到老家之後,一進村,自動就變回方言了,就是這麼神奇!”
“對啊,平時在工作中,一點方言都說不出來,但是一回到家,我連一句普通話都不想說!”
“我們公司的老總,是個女的,平日看著很高傲,也很嚴厲,但是有一次下班之後,她給我打電話安排工作,忽然旁邊好像是她的媽媽叫她,我們老總直接一句方言回答,卻忘了我還在聽著,那一瞬間,我感覺到這個老總也並不是那麼的不接地氣嘛!”
“我覺得這位大哥說的很對,普通話的推廣是很必要的,書同文,車同軌,但是方言是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的根,魂,如果你連自己的家鄉話都不會說,你怎麼跟別人說你出生在這個地方,憑你的身份證嗎?”
“沒毛病,就跟一個華夏人不會講國語一樣,誰會覺得你是華夏人!”
“不過有些家庭人家一直就說普通話,家裡就沒有人會方言的,所以孩子從小就在這個環境裡,他也不會方言,這也正常!”
“我覺得方言還是要從小抓起,學了方言,上學了再學普通話,起碼咱也會兩門語言了不是嗎!”
……
看著自己微博上大家的留言,林桐也是心中一暖。
不僅僅是華夏人,就連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人,都對自己的方言有著特殊的感情。
方言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精神,一種靈魂,一種你在外地和老鄉們相認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