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譚門一脈的傳承(第2/4頁)
章節報錯
譚鑫培,老生演員心中永遠的神。
不瞭解京劇的人,根本無法理解這個人在京劇界的地位。
梅蘭芳,從小就是跟著譚鑫培長大的,管譚鑫培應該叫爺爺。
看著譚鑫培在戲臺上的精彩表演,林桐感受到了這位京劇藝術家的魅力,時而全場鴉雀無聲,掉一根針在地上都能聽到,時而讓全場跟著一起唱起來,譚鑫培就像是一個京劇魔法師一樣,時刻掌握著戲迷們的情緒。
林桐坐在那裡,心情也是跟著周圍的戲迷一樣上下起伏,被譚鑫培大師的嗓音和劇情帶著走。
終於,還是到了最精彩的地方。
第一次,林桐見識到了全場合唱定軍山的場景。
就算是全場大合唱,但是譚鑫培先生的聲音照樣能夠讓大家聽得清清楚楚,果然不愧是伶界大王,功夫太厲害了。
聽完了譚鑫培的定軍山,林桐對於這出戏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心中一個老黃忠的形象更加的飽滿了。
……
民國三年。
林桐已經四十三歲了。
三十歲的譚小培在吉祥園上演了譚派的經典劇目定軍山。
譚小培的嗓音比起他的父親譚鑫培來說,差的太多了,不過,這出定軍山則是讓他唱的有滋有味的,雖然不如譚鑫培的揮灑自如,但是也是另一種風味。
林桐坐在臺下,看到了這位譚派最低調,但是最了不起的傳承人的表演。
當年在京劇界有這麼一副漫畫,畫的中間是譚小培,上首是譚鑫培,下首是譚富英。
畫中的譚小培對著譚鑫培說,“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
在另一側,譚小培對譚富英說,“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
這幅畫的作者本意是想要諷刺譚小培,既比不過父親譚鑫培,而且還被自己的兒子譚富英壓了一頭,屬於是啥也不是。
但是,如果真正瞭解譚家的人才會知道,譚小培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如果沒有他,譚派藝術早就跟很多流派一樣,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譚小培雖然天賦不佳,但是他能夠將父親的譚派藝術完整的繼承下來,然後傳授給自己的兒子譚富英,從而讓譚派重獲新生,這不是一種大智慧大德行嗎!
所以,譚家的後人們,對於他們這位長輩,是非常的尊敬的。
看著臺上聲音確實不怎麼樣的譚小培表演的老黃忠,林桐並沒有在乎他聲音中的缺陷,而是領會到了他承上啟下的那份堅持。
沒有人要求他必須要堅持將譚派傳下去,但是,他就是這麼做了,而且還教出來了一個四大鬚生之一的譚富英,為之後七代譚門立下了汗馬功勞。
……
1934年,魔都。
譚富英來到天蟾舞臺,獻藝定軍山,
……
1990年,京城。
譚圓壽在春節晚會上,上演了譚派經典定軍山,
……
林桐緩緩睜開雙眼,看到了兩位穿著老黃忠戲服的一對父子,正在不斷的練習著定軍山。
正是譚笑曾和譚政巖這一對譚門第六代和第七代的傳人。
而譚門第五代譚圓壽先生,就坐在他們面前的椅子上,手裡拿著一把戒尺,目光如炬的看著這一對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