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與定方兩萬將軍所言都有道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陳國有猛將,有統帥,卻無善於謀劃之人。”

“張必先雖有謀略,卻終究乃是一帥才也!不可稱之為謀。”

“兩位將軍,王上曾言,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我軍謹記此言,再施以計策,必能大勝而歸。”崔浩淡淡道。

崔浩雖有真才實學,然而畢竟年紀尚輕,身上還帶著自比留侯的傲氣。

不過趙雲與蘇烈也不是那種小氣之人,脾氣也很沉穩,自然不會和他計較。

趙雲猶豫片刻之後,說道:“我軍有伯淵,豈知敵無乎?”

“伯淵智謀頂尖,然而豈可小覷天下之人?豈不聞奉孝總理以及左右二相乎?”

“孔明一計滅蒙數萬,尚且知天外有人,伯淵年不過雙十,還需謹慎為妙。”

崔浩面色一僵,他還沒有自大到自己比郭嘉他們厲害的地步,然而他並不認為他差在哪兒,不過是戰功而已。

滅了陳國,他的戰功自然也就起來了。

“子龍將軍所言甚是,伯淵謹記於心。”崔浩微微躬身道。

崔浩雖然自大,但是卻能聽別人的意見,不然他也不會有如此智謀了。

……

武國,王府!

“大漢之龍脈動了!”郭嘉,諸葛亮兩人同時抬頭看著天上的星宿,面色有些凝重。

就在剛剛,大漢的龍脈竟然動了,而且似乎壯大了起來。

“曹操兵出仲國,許昌之中似乎有人攪動風雲了。”

然而這一切荀彧卻尚未可知,他是靈王大圓滿不假,但是大漢龍脈的動向他卻找不到為何。

在他看來,曹操還是大漢的丞相,曹操出兵,大漢之龍脈必然會動。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張良卻發現了不同,這不是曹操帶動了龍脈動亂。

而是漢帝有所行動了。

漢帝已經被困在皇宮,漢室宗親已經消亡,竟然還能改變大漢的龍脈嗎?

張良當即就和曹操說了,沒想到曹操哈哈一笑道:“有文若在,我放心。”

張良想到荀彧,也鬆了一口氣,有荀彧在,確實不用太過擔心。

而且許昌之中還有一個司馬懿呢。

雖然張良與曹操都看出來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但是曹操壓得住他,他就能為我所用。

“旭!剛剛大漢本土的氣運忽然消失,以他消失的代價將一個人帶出世了,而且還是漢室宗親。”

腦海中響起楊子凝重的聲音,王旭不禁眉頭一皺,沉聲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