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竹簡寫書是真的麻煩,難寫不說,還特別不易儲存和搬運。

王旭寫了兩個小時,也才剛剛寫了兩計而已。

這還是他在華夏的時候,因為喜歡歷史,特地學了秦朝之後的字。

三國之中他最喜歡蔡邕的飛白體,也是寫的最好的字。

這時下人告訴王旭,荀攸、王猛一同求見他。

王旭急忙叫他們進來。

兩人進來之後行了個禮,王旭急忙擺手,“公達、景略怎麼來了?”王旭疑惑的問。

荀攸:“主公,文試結果出來了,這三份是我與景略精心挑選,最優秀的文章,拿來給您看看。”

王旭接過三份竹簡,第一份名字是錢良。有意思,錢良不就是錢糧嗎?

錢良寫的這是一篇關於內政的文章,上面有很多他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打仗打的是資源,首先要先把地方治理好,才能打勝戰。

之後又提出如何治理地方,首先得正確判斷百姓需求什麼,差什麼。

之後對症下藥,同時提出一套屯田之法,認為可以多召點兵,然後選擇一些兵參與農耕。

閒時為農,戰時為兵。

王旭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這錢良是個人才,知道他是什麼身份嗎?”

王猛:“主公,這是錢家最出色的子弟。”

錢家,原來是最先投靠他的錢家,不錯,真是不錯。錢家還藏著這麼個大才。

之後王旭又看了另外一份竹簡,名字是顧雍。

王旭眉頭一挑,顧雍?顧元嘆?

這是蔡老頭的弟子,歷史上的東吳丞相?

王旭開啟顧雍的文章一看,連連叫好,這顧雍真是人才啊!

不愧是歷史上東吳丞相,照著他這個方法治理下去,幷州定能興盛。

之後王旭又看了最後一份竹簡,名字是郭嘉。

王旭立馬站起,郭嘉郭奉孝?

歷史上曹操的謀主,助曹操平呂布、定河北,滅烏桓。

王旭一看就大聲叫好!郭嘉寫的太精彩了。

他提出王旭應該先要北擊異族,建立威望,在開疆拓土養精蓄銳,之後靜觀天下大變。

之後就可以自上而下橫掃諸侯。

要知道北地最多的就是騎兵,而戰爭最重要的就是騎兵。

荀攸與王猛見王旭大聲叫好,臉色都露出笑容。

王旭激動的說:“公達,景略,郭嘉寫得實在是太好了,甚得我心。”

“並且他的戰略與我們的戰略大體相同,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見他了。”

荀攸躬身道:“既然主公都看過這三篇文章,那麼主公以為何為狀元?何為榜眼?何為探花?”

王旭一拍桌子:“這還用說嗎?郭嘉為狀元,顧雍為榜眼,錢良為探花,其餘人你們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