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奇怪的相士(第1/2頁)
章節報錯
“哇!”只聽一人叫了一聲,從馬背上被人戳下,就地一滾卸去力道。那人翻身一起,卻是徐莫行。
而戳下他的人則是立於馬上,身形單薄略顯佝僂的仲孫成。仲孫成手持長竿,橫刀立馬,單薄的身形竟然隱隱威風八面。
“前幾日便與你說了,馬上衝鋒,短兵相接,不要做些無謂的動作,挺直你的qiang,用最直接的方式將對方戳於馬下。你方才心念剛起,出招之勢便已亂了,露了破綻。”
徐莫行拍拍衣裳的灰土,撿起竹竿。尷尬的笑了笑,這裡幾日來,也不知道被仲孫成戳下來多少次了。心道自己方才還想來一點花的,哪知還未出手便被仲孫成直挺挺的戳飛。
“兩馬對沖,其速之疾,根本不會給你做太多複雜動作的餘地,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你的馬速與韁繩,韁繩是控制你與對手之間的步距。用的精妙,你的長qiang可以刺中他人,而他人卻刺不夠你。”仲孫成氣哼哼一吹鬍須道,“至於別的技巧,你還是要先把基本功練好,你能練到與我對沖十次而不落馬,我便可以授你以馬匿身腹這等奇術。不過你連走都沒學會,便想去跑?也不怕折了腿。”
仲孫成哼了兩聲,顯然是對徐莫行這樣的舉動頗為不滿。
徐莫行不以為然笑了一聲上馬道:“先生教訓的是,晚輩心浮氣躁,三步並作兩步,冒進了些。”
徐莫行經過些幾日摔打,也知道電視劇裡那些三國名將拍馬纏鬥數百回合只是美化罷了,真正的馬戰,勝負只在一招,騎兵最重要的便是機動性,用了機動性才有了衝力將騎兵優勢發揮最大,若是挺馬下來纏鬥,反而呆板,坐在馬上縱使一身武藝也使不出什麼精妙的招式。
仲孫成聽罷臉色方才緩和些許,“走罷,今日也練了兩三個時辰了,用罷午膳該回開封府了。明日你們點撥人馬來此,後日便要運至周王府。”
徐莫行點點頭,他在此逗留也有八日了。
“卻沒想到你也會唬人小姑娘,呵呵呵。”仲孫成騎在馬上難得笑的這麼開心。
“咳咳,前輩見笑了。我那點微末技藝,獻醜了。”
仲孫成說的自然是李清影,這幾日也來找過他兩次,他也算是盡心盡力的“教”了一些招式。由於李清影一個女孩子又沒有練武根基,實在不知該如何,他只好教了幾招花哨卻不實用的招式哄哄她。
李清影見招式華麗又花哨,哪管實不實用,開心的不得了。
這些日子與仲孫成相處,倒也發覺他並不是那般不通情理,軟硬不吃。
與仲孫成在草棚用完午膳後,徐莫行便別過仲孫成。
入了麗景門,一路上看到過往騎馬而過的行人,徐莫行心裡都有一種把他們當作假想敵,想手中提個竹竿衝上去把對方戳下馬來的衝動。暗道自己這幾天魔症了,甩甩頭把自己心裡這些雜七雜八的奇怪想法忘卻。
城內向東北看去,遠遠的開封鐵塔聳立,近前不遠便是包圍湖月樓的那汪內湖。徐莫行想到了寧冉,看看自己包裡,還是罷了,經不起揮霍。不過念頭一起,閒來無事便欲去這開封鐵塔觀摩一番。
繞過內湖直達鐵塔外,硃紅色的院牆兩側延伸而出,黃瓦琉璃撲下,匾額上書佑國寺三字。
施了香錢,入了寺院,往來香客僧侶不絕,面帶虔誠。徐莫行方才發覺這寺廟相當之嶄新,彷彿沒修幾年,照理來說鐵塔建成距明初也有三百多年了,看來古人也是反覆對此重修過。
走過開闊的庭院,穿過接引殿,來到開封鐵塔下。看到“佑國寺塔”四個大字,徐莫行不經感嘆此塔宏大,約有五十餘米高,塔呈八角狀十三層,塔尖頂綴一顆葫蘆樣式銅寶珠。雖然名為鐵塔卻並非是鐵所鑄造,周身是由絕緣的琉璃瓦覆蓋,以避雷火。瓦片呈鐵鏽色,故而得名鐵塔。鐵塔周遭皆是華美的琉璃雕塑,整座鐵塔看起來栩栩如生,當是一件藝術品。
自北門旋轉而登上塔樓,塔樓佈置供奉著諸天神佛,香火不絕,羅漢,菩薩,佛祖等雕刻目不暇接。
徐莫行並不信佛教,但卻也被這古時的香火盛行給驚訝到了,古代人普遍迷信對於神鬼之說更是深信不疑。而明初永樂年間又是個佛道並存現象的有趣時代
自古佛道不兩立,尊佛就得抑道,揚道就必須滅佛。可明代尤其是明初,對於道教便是尊崇有佳,尤其是有張三丰這尊活神仙,統治者對道教是禮遇有加。可朱棣對於佛教卻也不差,這大抵要歸功於一個不安於本分的人,一個zao fan天才,道衍和尚,姚廣孝。
這個被世人稱其為“黑衣宰相”,靖難第一大功臣的怪物。拒絕了朱棣一切的賞賜,連賞賜給族親之物一併拒絕。白日著朝服上朝,散朝後又換回僧侶之服回到寺院唸經誦佛。善權謀,好機斷。
順著琳琅滿目的佛教雕刻與壁畫上了十三層頂,鐵塔每層有三面盲窗與一面明窗。盲窗顧名思義便是虛設的假窗,自低層往上開朝向依次是北,南,西,東。所以十三層開封鐵塔美景在十一層卻不在十三層,徐莫行如今一來果真真有體會,鐵塔本在城東北角,再往北開,除了莽莽原野,再無景緻。而十一層明窗卻朝西開,極目遠眺,包括周王府在內,城內亭臺水榭,街坊鬧市,開封美景大半盡收眼底。
“哦,原來金威鏢行立於北門,難怪碰面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