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重置日本(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倆不知道,正在房間裡看書的齊彬,突然間放下手中的書。
這幾天他看了很多書,還有淮海軍的報紙雜誌,算是找到了自己失敗的原因。選擇這樣一個對手應該是自己得不幸吧。
但幕府選擇此人作為盟友,到底是日本的幸運還是不幸呢?
“這個年輕人的格局終究是比自己要高。如果日本在自己的規劃下發展下去,能夠一時得到西方的支援,但是最終會淪為他們的工具,成為他們的一把刀。”
“作為一把刀,終究有一天要被折斷。到時候等待日本人的就是無盡的苦難,就是萬劫不復。”齊彬想到這裡,背上已經滲出了一層冷汗。
董書恆感覺差不多了,自己稀裡糊塗說了一大堆,可不是為了在美女面前賣弄。
把日本扳回到正確的道路上。成為華夏戰車前的一隻戰犬,而不是成為西方白人侵略、遏制華夏的一隻惡犬。
後世的日本走上了維新的道路,但是僅憑藉日本真的就能夠打敗當時洋務運動後的中國嗎?
在這個過程中西方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我想很多人都去研究。
僅僅是教科書中的隻言片語,是很難發現端倪的。
那時候日本為什麼能夠一下子買到那麼多軍艦,僅僅是因為日本人砸鍋賣鐵勒緊褲腰帶嗎?
北洋水師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合格的炮彈,僅僅是因為老妖婆把水師的經費給挪用了嗎?
我覺得根本上還是西方人擔心中國在洋務運動後強大起來。利用日本來打壓中國。
日本畢竟是一個小小島國,沒有資源、沒有市場,他的發展需要與外界的聯通,只要掐住了外貿就能夠控制住日本,所以西方根本不害怕日本脫韁之後失去控制。
但是,中國不一樣,即使像明朝、清朝中前期那樣閉關鎖國的狀態,中國都依然是一個世界第一大國。
所以中國有潛力發展成為一個可以威脅西方霸權的國家。這才是西方為什麼一直忌憚中國的原因。
因此,哪怕是中國有一點點崛起的跡象,他們就要想盡辦法打壓。
再看日本,在西方人的掌控下,打壓了中國,然後又去跟俄國幹。最後二戰的時候日本這條惡犬終於失控了。
西方人就給了他一個慘痛的教訓。兩顆原子彈,讓日本人重新看清楚了形勢,成為了西方人的惡犬,繼續幫著西方人對抗蘇聯,緊接著又來打壓中國。
由此可見,日本人可恨又可憐。他們生存在一個被人掌控的迴圈當中。
不要羨慕獵犬的生活,它們雖然有的時候能夠吃到肉,看似光鮮亮麗。
實際上隨時都會被主人鞭打,當主人覺得它膨脹了之後,甚至會去割它的肉。
後世日本人難道就真心想做美國的狗嗎?他們也想反抗,可是呢,每次都是碰得灰頭土臉。
董書恆覺得日本成為後世那樣一個西方人安插在東方的打手,就是從黑船事件開始的。
黑船事件開啟了日本的國門,讓西方人在日本培植了一幫親西方的日本人。這些人不承認日本人是東方人,甚至帶頭歧視東亞人種。
那時的日本不僅僅是一隻惡狗,同時還是一隻舔狗。
所以董書恆要阻斷這個事件。培植日本的親中勢力,維持幕府的統治,改寫日本的歷史。
如果說日本這個小國必須要依靠一個大國,成為大國的附庸的話,那麼這個大國應該是華夏。
就像剛才董書恆跟篤姬講的那樣,東亞的黃種人應該聯合起來,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才能夠抵抗的住西方的入侵。
日本在東亞的國家中是比較有潛力的一個,所以他在董書恆的大華夏圈計劃中佔有重要的一席。
現在僅僅只是開始,董書恆相信只要他一直強勢下去,一定會將日本改造成他需要的樣子。
現在這個幕府領導下的日本,可以說是一個散裝的日本,正好方面董書恆下手。
等這次解決了美國人的問題,就要輪到老毛子了。到時候董書恆會在日本徵募一隻僱傭軍。
日本也是典型的地少人多,現在各地的無業浪人非常的多,危害了地方上的安全,讓幕府和各地的大名頭痛不已。
再過十幾年這些人會成為倒幕軍的主力。他們把自己的貧困生活歸咎於幕府的剝削,在一部分日本維新派的引導下,將自己心中積聚的不滿一股腦地全部爆發了出來。
來到了甲板上,看著遠處的江戶城,以及平靜的海灣。海面上波光粼粼,風平浪靜。
董書恆知道在這平靜的表面下,到處都是暗流湧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