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其他三大藩鎮也參加了鹿兒島之戰。

但是董書恆並沒有對他們深究,以淮海軍的實力,平推了這三家藩鎮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董書恆沒有這麼做,首先是時間上不允許,美國人就要到了,他現在沒空去欺負那幾個土老帽。

其次,消滅這三家強藩,對他並沒有太大好處,反倒是讓幕府失去了掣肘。幕府沒有了威脅,到時候還會對他這樣百依百順嗎?

日本人可沒有那麼好養熟。

最後,董書恆也以此給幕府下了一個套。董書恆斥責幕府對另外三藩的管控不利。

讓你去制裁薩摩藩,你說做不到,現在就連其他三藩也管不住,那你這個幕府也太沒用了。

所以他要求幕府出面斥責了三家藩鎮,並且由幕府提出要求讓每家支出了一筆鉅額的賠償給淮海軍。

如果僅僅是幕府,這樣要求自然沒人答應,但是三家攝於淮海軍的威脅,最後還是答應了這個苛刻的條件。

三家藩鎮不敢對淮海軍生怨,倒是對幕府愈加的不滿了。

前面已經說過,董書恆要的是一個散裝的日本,而不是一個團結統一的日本。

第二天,佩裡的美國東印度艦隊果真到了江戶灣外。一共七艘戰艦,浩浩蕩蕩。

艦隊來到江戶灣外,沒有繼續往裡面前進,而是跟上次他們來的時候一樣,停在了浦賀外海。

“司令官閣下,浦賀的炮臺好像重新修建過。我們上次過來的時候,這裡的炮臺還沒有這樣的規模,也沒有這麼堅固的掩體。”一名海軍軍官向佩裡報告道。

佩裡接過副官手中的望遠鏡,面色凝重地看了起來。

“讓艦隊後退一公里!”佩裡下令道。

佩裡剛才簡單地目測了一下,炮臺上的大口徑火炮數量有一百多門,幾乎要趕上自己艦隊一次可以齊射的艦炮數量的總和。

佩裡敢肯定,如果強攻,自己有把握打贏。但是必然會承受巨大的損失。

他可以瞧不起日本人,但是哪怕是一隻猴子操縱的大炮,那也是大炮啊!

而且據佩裡觀察,這些大炮還都比較新。這說明這些大炮都是日本人剛買的。

那麼在東方這個地方,誰有能力會賣這麼多的大炮給日本人呢。

答案呼之欲出……

那麼賣炮的人會不會派人培訓日本人操炮呢?或者直接僱傭炮手給日本人。

為了穩妥起見,佩裡還是讓艦隊後撤。

“西邊駛來了一支艦隊!”桅杆上的瞭望手大聲地叫喊道,語氣中衝滿了緊張與不安。

由不得他不緊張,因為他已經憑著經驗判斷出這支艦隊的規模比自己的艦隊要大的多。

“艦隊成戰鬥隊形向外海退。”佩裡大聲喊道。

現在情況不明,佩裡只能下令讓艦隊先退一下,尋找更好的戰鬥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