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〇六章 楊齊會面(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為這個原因,原本生活在那裡的扶桑人都要遷走。
這些人自然是加入到了移民的大軍之中。
有些早期加入東華、加華的人已經過上不錯的生活。
他們透過電報和信件的形式將自己生活狀況的改善告訴了國內的親戚。
這讓扶桑境內願意移民,或者是出去做勞工的人大為增加。
那些大名自然不想自己手下的平民都跑掉,那樣的話他們還去剝削誰啊。
人少了,剩下的人你要是剝削嚴重的話,人家也不願意幹。
如此這般,這些大名的情況就陷入了惡性迴圈之中。
有些大名開始暗中阻止自己境內的百姓流出。
但是等待他們的將是都護府的嚴厲懲罰。
齊彬早就防著他們這樣,在扶桑都護府成立的時候就跟他們訂立了盟約。
按照約定這種行為要受到處罰。
輕一點的要沒收他們一部分的藩屬國國土。
嚴重一些的,這個大名可能直接被廢黜。
齊彬在有充足理由的情況下處理這些大名絲毫不會手軟。
那些扶桑人也會覺得這些人活該。
扶桑人就是這樣,畏懼強權,有服從意識。
現在除了那些涉及到藩屬國的大事。
齊彬一般不過問其他的事情。
他更多的時間放在做學問上。
齊彬喜歡研究陽明心學。這跟心學在扶桑本就流行有關,跟齊彬本人的性格也有關係。
因為研究心學的原因,他喜歡去寺廟去跟那些和尚一起參禪。
最近法隆寺來了一個本土高僧,齊彬就成了這裡的常客。
因為這裡偏僻安靜,所以他選擇在這裡會見楊洋。
楊洋是第一次見到齊彬。
齊彬的樣子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人。整個人非常消瘦,但是他的眼睛非常有精神。
似乎他全身的精氣神都彙集到了這雙眼睛之上。
楊洋以前也聽說過一些有關齊彬的故事。
這個人原本還是薩摩藩的藩主,率先在自己的藩國內學習西洋人進行改革。
修建工廠、建立學校,改革內部制度,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事情。
但是最後因為琉球的事情跟復興軍交惡。
在被複興軍打敗之後,其本人被複興軍俘虜。
最後不知道為何又成為總統手下的一員干將。
董書恆一開始就將他放到了最重要的崗位上去。
而且還是地方一級大員。
而且這個島津齊彬也改名齊彬,以齊為姓,以彬為名,以華夏人自居。
扶桑大都護府可以說就是他一手建起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老說,就是他滅了扶桑的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