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書恆心中,孩子成人是第一要務,成材看緣分。

董家的孩子可以無能,但是不能是壞人。

因為他們即使無能,依靠董書恆的遺產依然能過的很好。

但是要是想作惡,被有心人利用了,打著董書恆的旗號確實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如果可以的話,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去從政。

他知道不是誰都是那塊料。

就是他自己原本也不適合從政,只是恰逢其會來到了這時代。

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他只能扛起這杆大旗。

很快車隊就來到了魏源在北海邊上的一棟兩層小樓。

這棟小樓是兩層中式建築,原本是恭王府的產業。

只是現在的恭王早就成了理藩院的一名清貴官員。

原本的恭王府被他捐獻了出來,早就成了一座書院。

這就是新京大書院。現在有資格稱為大書院的可沒有幾個。

這新京大書院就是魏源帶著一部分淮海書院的人搭建起來的。

規模上雖然還比不上淮海書院。但是畢竟地處京城,在地位上已經隱隱要超過淮海大書院了。

魏源住這棟房子就是學校的產業。

原本董書恆還準備給他專門安排一個府邸,或者是讓他住到夏宮去。

但是老先生還是喜歡住在書院裡。用老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哪座府邸能夠比書院還要大啊。

兩人拎著點禮物來到了小樓下面。

董書恆來了就是再低調,那陣仗也是不小的,為了不給老人家添麻煩,內衛已經提前打了招呼的。

女婿上門,自然不要老丈人親自下樓迎接。

站在門口迎接的是一個四十幾歲的阿姨,家裡人都喊做劉媽。

魏玉珍出嫁之後,老魏身邊也每個人照應。

這個劉媽在高郵的時候就負責照顧魏源一家人。

因為是個寡婦,也沒有什麼家人。一直留在老魏的身邊照顧起居。

後來,老魏到了新京城,劉媽也跟著過來了。

家裡人都知道這劉媽早就跟了老魏。

但是老魏畢竟是個傳統的讀書人,不可能續絃一個寡婦的。

這個劉媽就一直以僱工的身份留在魏源身邊。

不過家裡的幾個子女都非常尊敬這個劉媽。

畢竟老魏的妻子走的早,孩子們,尤其是魏玉珍的思想比較開放,不會在意自己的父親給自己找一個伴兒的。

“唉呀,小姐、姑爺你們來啦?哎幼,咋還帶東西來呢。老爺在樓上呢。”劉媽很熱情,董書恆也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