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三章 勤奮的候選人(第1/4頁)
章節報錯
別人不清楚,董書恆是明白的。
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民族主義會越來越深入人心。
即使是那些依靠武力統治一個國家的少數族裔也堅持不下去。
一個國家的權力最終是要掌握在多數族裔的手中的。
而沒有一個強勢的多數族裔掌控的國家,在政治上也無法穩定。
現在的華夏有將近六億人口。這個數量在十年內甚至可能再翻一倍。
而此時印度地區大概有兩億人口。弗蘭西人口有3000萬,普魯士與周邊的北德意志邦國加在一起也有三千多萬的人口。
全球的人口加在一起不會超過二十億。
董書恆為什麼能夠有膽量去佔據那麼多的地盤,原因就在於他手中掌握的人口。
人口才最為寶貴的資源。
董書恆處理好一些緊要的事情,就開始了自己本年度的西巡。
他是典型的皇帝不坐殿。每年有半年時間在外面。
東、北、南三個方向,董書恆都已經去過了, 現在就還剩下西邊了。
地盤太大的煩惱就在這裡,他要巡視地方,只能每年走一個方向。
照例,有火車的地方是要坐火車的。
董書恆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要去。
他得出巡很隨意,路線都是臨時定的, 想停的時候,他就停下,有時候還會中途更改路線。
反正安保工作是內衛和警衛團負責。
地方上無需提前安排。
這讓西部幾省的官員最近一段時間都很緊張。
大部分官員都被放下去走訪, 看看地方上有什麼不妥。
有些平時有點民怨或是做了虧心事兒的官員這個時候惶惶不可終日。
在國內出行,他的身邊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安排起家還是很靈活的。
在遙遠的米利堅,一場盛大的競選演講正在華盛頓上演。
一位身材修長,臉頰消瘦,但是雙眼炯炯有神的中年人正在慷慨激昂地對著人群演講。
“一百年前,一群自由的戰士建立了這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為自由而生……”
林肯的演講總是能夠讓聽眾們感到興奮。
每一個字似乎都能夠引起人們心中的共鳴。
臺下的觀眾就跟打了雞血一般,鼓掌、尖叫!
現在正是是米利堅大選的關鍵時刻,他的此時對手是民主黨的候選人道格拉斯。
臺下的觀眾並不知道,這個在演講的時候經常抨擊黑奴制度,關心底層百姓的候選人,將會改變米利堅的歷史。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貧苦的家庭。
父母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他們以種田和打獵為生。小時候,林肯幫助家裡搬柴、提水、幹農活, 是個勤勞懂事的孩子。
1816年,林肯全家遷至印第安納州的西南部, 開荒種地為生。
9歲的時候,林肯年僅36歲的母親不幸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