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四章 金邊會議(第1/4頁)
章節報錯
格蘭德灣,這裡有西班牙人控制的一個自由港。港口外的外海,兩艘看起來傷痕累累的鐵甲艦正在從一艘葡萄牙遠洋商船上轉移物資。
葡萄牙人畢竟不想得罪那些歐洲的強國。所以雙方只能在外海交接貨物。
這樣補給的速度自然是快不了的。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兩天艦隊南下的速度很慢,東華艦隊要一邊趕路,一邊對艦隊進行維修。
那些技工們用安全繩吊住自己,在戰艦的側舷,認真地查詢那些因為炮擊而鬆動的裝甲。
從普魯士出發的時候,因為回家的路途遙遠,艦隊就帶了很多備用件。以應對路上可能遇到的意外。
現在這些備用件倒是派上了用場。
接下來的航行,東華艦隊沒有受到任何的抵抗。
哪怕是到了弛利人控制的麥哲倫海峽,都沒有任何人來找他們的麻煩。
麥哲倫海峽是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聶大華還記得董書恆跟他們的講過世界上的幾個重要的海上通道。
南非的好望角,控制那裡就控制了連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線。那裡現在有大嚶帝國的殖民地開普敦。
馬六甲海峽是連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那裡現在同樣也在大嚶帝國的控制之下。
而麥哲倫海峽在這幾個海上通道中似乎是最不起眼的一個了。
但是作為原本復興軍海軍的高層,聶大華知道董書恆的太平洋戰略。
假如以後復興軍要在太平洋稱霸,那麼東華海軍要做的一定是守住麥哲倫海峽這個太平洋的東大門。
“司令,這條海峽真的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這裡的水道狹窄,而且長度還很長。”劉忠雲站在的聶大華的身側同樣拿著望遠鏡。
寒風呼嘯,拍打著他們的軍帽。瞭望塔上面的旗幟被吹的獵獵作響。
“是啊,不過這裡建造防禦設施也不容易,你看這裡的氣候,哪裡是人呆的地方啊。”聶大華說道。
他也是第一次到麥哲倫海峽,之前只是在資料上的見到過介紹。
麥哲倫海峽兩岸海岸線迂迴曲折,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
西段呈西北——東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東段又從西南折向東北,自西至東,拐了一個直角彎。
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兩岸陡壁聳立,海岬、島嶼密佈。
剛開始艦隊在東段航行的時候,那裡開闊水淺,主航道最淺處只有20米,兩岸是波瀾起伏的草原,只是現在是南半球的冬季,草原覆蓋了積雪。
這裡處於南緯50多度的西風帶,強勁而飽含水汽的西風不僅給海峽地區帶來低溫、多雨和濃霧,而且造成大風、急浪。
東華艦隊也遇到了這樣的鬼天氣。並不是他們運氣不好,而是這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這個鬼樣子。
進入到海峽的西半部之後,這裡的航道狹窄,有些地方看起老都像是河道一般。
兩岸的景色也變成了懸崖峭壁。倒是有點長江三峽的感覺。
怪不得弛利人僅僅在十幾年前才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小型港口城市——蓬塔阿雷納斯。
當東華艦隊經過這座小城的時候,城內一直處在高度戒備的狀態。但是港口的炮臺沒有發出一炮,此時東華艦隊明明是在他們的射程之內。
聶大華故意在港口外逡巡了一圈,嚇得城內官員趕緊派出了一艘小船過來談判。
看樣子弛利海軍戰敗的訊息已經傳到了這裡。
這座城市距離弛利的首都有三千多公里,現在算是弛利的飛地了。
所以這裡基本上是處在自治的狀態。
這裡的居民主要依靠倒賣周圍殷地安人產的皮革、羊毛,還有為來往的船舶提供補給服務來賺錢。
城鎮的代表一上船就表現的非常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