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〇章 遠方的訊息(第2/3頁)
章節報錯
“總統,我們明白,也就是說,我們以後要發展水果產業,現在就要將玻璃廠或者製陶廠建起來。最好是能夠將道路也修繕好,還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物流行業。”
龐博終於心領神會。董書恆給他講的是產業佈局,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到這一點。
中國古代少有文人會去研究商業。這方面的書籍少之又少。
商業實際上也是一門學問,生產、銷售、物流等都有學問。
那位生意做的好的人,人們會說他掌握了生意經。實際上就是這個人掌握了做生意的學問。
董書恆一直強調地方上的官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搞活了經濟,百姓的生活自然就有了著落。搞活經濟實際上就是將蛋糕做大。那麼最後能夠分到蛋糕的人就更多,每個人分到的也就能夠多一些。
董書恆所說的這些也只是皮毛而已。他不是那個專業,在這個時代也吸取不到更多的有益經驗。
不管是《國富論》,還是《政治經濟學》告訴大家的都只是一些原理,這個領域缺少的是下游的研究。
“是的,沒錯,每一個產業都不是孤立的,他們都有上下游的聯絡。所以在發展地方經濟的時候就不能單純的考慮到一個點上。”
“地方官並不好做,僅僅讓百姓吃飽飯,只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礎上,還要增加地方上的稅收。稅收從哪裡增加,自然是從經濟活動中。也就是要給百姓尋找賺錢的門路。”
“這個門路不一定是跟人家學,你們還可以自己去開創。比如說現在有了電,與電力有關的發電、電燈、電話都是新的行當。你們在管理的地方的時候,也可以根據本地方的現有資源去開發一些產業。”
“你比如說,瀾滄行省盛產黃花梨木和紅木,你們是否可以搞一搞木雕行業和傢俱行業。雖然這些產業其他地方都有。但是你們可以做的更好,走不同的路線,比如人家是面對尋常百姓的,你們就可以走高階路線。”
“僅僅是木材還不夠高階的話,你們這裡不是還產寶石和翡翠嘛,可以將這些值錢的東西都給鑲嵌上去。如果再輔以名家大師的話,這個東西一件就能去賣出天價。”
“再比如說你們三河市周圍有許多風景優美之地,地方上可以投入點錢改造一下,讓其能夠供人參觀。文人騷客就會到此遊歷,這些人過來可是要花錢的,你們當地的旅館、飯店就有了生意。”
現在復興軍的境內人口的流動已經不受限制了。隨著這兩年社會逐步安定平和,遊學的風氣日勝。
很多學子、學者在假期的時候都會到各地區遊歷。尤其是一些新佔領區,尤其受到人們的歡迎。
大家也都想在一些新的名勝古蹟留下墨寶,興許也能混個名垂千古。
但是前提是你得有個亭子或者是樓閣,可以供人憑弔。
“我只是給你們打個比方,龐博你肯定是比我更加了解瀾滄行省,所以如果你願意的話應該能夠想到更多。”谷氐
“我記得之前跟你們講過要多下去走訪,很多事情你們想不到的,老百姓會比你們先想到。”
“之前,我去走訪了幾個你們沿河的村鎮。就碰到了一個農戶在農閒的時候製作傢俱賣給周邊的人,原來此人學過木匠,他用的是自家山上的木頭。還有一些百姓會到山上的溪流中尋找寶石。據說是有一個農夫,某天在溪流撿了一塊石頭回去,結果不小心摔開了,竟然發現那是一塊翡翠原石。還有的百姓會用藤條編織捕魚工具……”
“你看,百姓們並不是很多人口中說的愚民,他們是最有智慧的一個群體。他們每個個體的智慧可能不如你們,但是他們的集體智慧是無窮的。不要總是帶著牧民的那一套思想去做官,誰是羔羊?誰又是牧人呢?”
……
“多謝總統今天給我們上了重要一課,我們以前的工作確實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夠好,我們會努力去改正的。”
接下來,董書恆又聽取了龐博關於瀾滄行省一些基本情況的彙報。
這些接近本土的地方,移民工作開展的相對容易一些。
雲貴湖廣的百姓很多跟當地的土著都是同一民族的,甚至在語言上都能相通。
這讓復興軍同化當地人的工作容易的多。
遷移一些已經同化的少數民族過來跟這些當地人雜居,比僅僅遷移漢民的效果要好很多。
“對於當地人,我們還是要以同化為主。先古夏商時期,我們華族只是在中原一隅之地。後來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將華族的文化帶到自己的領地,然後諸侯擴張,又將這些文化傳播的更遠。沒必要糾結與所謂的血統,我們華族評價自己人的標準主要還是文化。”董書恆就與當地人融合的問題又專門做了交代。
“是的,總統,我們現在跟各個寺廟合作。在寺廟的邊上建立學校,由寺廟出面讓那些原住民孩童到學校中上課。這裡的人大都是文盲。以後這裡第一批的讀書人就是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咱們的教材,總統您是知道的。這樣的教材培養出來的孩子肯定是心向華夏的。”龐博說道。
……
下午會議開的時間有些長,中南半島的第一站,董書恆有很多事情需要了解。
最後一直開到晚飯時間。
晚飯之後,董書恆又跟他們聊了一陣子,然後才回到自己下榻的地方。
“總統,季部長來找您。”剛要準備洗漱休息,篤姬過來報告。
這個時候季明山親自找過來,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話說,季明山從歐羅巴回來之後變得沉穩了許多。
在東方的情報領域,他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