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能夠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轉變。

炎熱的天氣給熱帶地區帶來了豐富的物產,也讓這裡更容易滋生疫病。

這就是為什麼熱帶地區在古代很難發展出強大的文明。

這問題,之前已經闡述過。

而科技恰恰能夠改變這種狀況。

科技也是人類社會活動方式改變的源泉。

比如有了空調之後,夏日裡就沒有人在去外面的大樹下乘涼了,集體活動隨之減少。

宅男、宅女越來越多。

我們現在的很多社會現象都是科技帶來的結果。沒有手機之前就沒有低頭族。

董書恆是希望復興軍的官員能夠更快地接受科技帶來的轉變。

尤其是董書恆一直想要率先一部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

這需要多方面的積極因素相配合。

要在全社會進行電氣化改造,那麼復興軍的地方官要能夠帶頭接受這些新事物。

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電氣化更快地推廣開來。

滿清的洋務運動為什麼搞不好?

因為除了一些搞洋務的官員之外。大部分的滿清官員都對洋務運動持牴觸的態度。

當年,英國人為了展示自己的鐵路技術。在京城鋪設了一條鐵軌。還免費送了兩個火車頭。

但是群臣們做的是什麼啊?老佛爺竟然讓朝廷出錢,叫人家英國人再將鐵軌和火車頭都給拆了。

瀾滄行省和湄公行省都是低矮的高原山地地形。而且水流密佈,河道都存在落差,而且也不是太大。

這裡非常適合水電的發展。

而且這裡的礦產資源豐富。採礦和冶煉都需要大量的電力,正好適合水電以及用電工業一體化發展。

首先要讓這裡的官員認識到電力能夠帶來的好處。要不然對於電力的推廣必然會造成阻礙。

為了推廣電氣化,董書恆可謂是操碎了心。

電力發出來必須要有人用。尤其是水電,機組幾乎是一直處在運轉的狀態中。

那麼就要有相應的終端將電力消耗掉。

僅僅發電,沒有人用,或者是電力的使用不均衡。就會造成電能被阻遏在輸電線路中。

線路中的電流增加,電壓就會升高,從而就有可能將線路燒燬。甚至還會影響到發電機。

這些知識可不是董書恆從前世帶來的。這都是他跟著徐壽後面學來的。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試探,董書恆終於確認了徐壽不是穿越者。

這個僅憑藉著一張雜誌中的圖片就能夠造出蒸汽機的牛人,就是所謂的天才。

以前,董書恆不認為這世上有什麼天才,但是現在見到徐壽做了那麼多的東西,他終於屈服了,天才真的存在。

而且就在他的身邊。

這也堅定了他培養自家科技人才的決心。在此之前很多研究領域都是引進的歐羅巴人在引領。

這些來自歐羅巴的白人,確實為復興軍科學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但是這可不是長遠之計。

這幾年復興軍自己培養的讀書人中出現了很多在各個學科領域拔尖的人。

這些人之前學習的都是聖人文章,但是他們在進入了新的領域之後,卻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這就相當於一幫子高中之前的只學語文、歷史的學生去上理工科的大學,其中有些可能還學過小學數學。

不過這些人卻能夠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學業,而且還能夠展露頭角。

由此可見,語文才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