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跟這些漁獵的民族進行貿易。

這些人也只會在夏季交易的季節短暫出現一下。

他們的部落規模都很小,多的上百人,少的只有幾個人。

他們一般都是用皮毛交換一些工具,比如說刀子、箭矢、漁網等。

很多的部落甚至還在使用石器。

他們的生存能力非常的弱,也許僅僅因為幾次打不到獵物就會讓一個部族走向滅亡。

董書恆希望自己能夠給這些部落帶來一點改變。

除了吸收一部分的獵人進入了北極特遣隊。在鹿首的帶領下這些人學習了作戰的技能。

他們為復興軍在北極地區與沙俄的博弈立下了汗馬功勞。

同樣復興軍也用軍餉養活了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家人。

要想把極北地區牢牢地掌控主,就必須要有人定居在那裡。

沒有一定數量的定居點的支撐是很難將這些土地牢牢掌控住的。

但是單單移民過去還是很難的,在更北的地方,漢人過去了都很難生存。

那裡的凍土沒辦法耕種。

原本生活在那裡的土著居民都是世代相傳的捕獵手藝。

漢人在那裡雖然也能夠捕捉到獵物,但是沒辦法承受那裡嚴酷的環境。

羅布一家就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

農曆的八九月份,北極的天氣已經十分寒冷了。

羅布一家三口和另外三戶原住民,一共十幾個人生活在的伊聶謝河的下游的一處支流,他們生活的地方已經到了北極圈。

冬季的時候羅布甚至會和同伴們去北邊的海邊捕獵北極熊。

北極熊皮不僅僅能夠作為他們睡覺的被褥,還可以交換到很多的東西。

就在兩個月前,天氣最暖和的時候,羅布跟同伴一起去上游找羅剎人交易。

不過他們這次見到不是白面板、高鼻樑的羅剎人。

而是一群跟他們一樣長著黑色頭髮黑色眼睛的人。

這些人自稱是華夏人。

羅布帶了一些海豹皮、鹿皮以及一張白熊皮過去。

據點中有一個帶著狗皮帽的中年人看上白熊皮,他拿出了一大堆的東西,讓羅布隨便挑,要換這張白熊皮。

羅布取了五把剔骨刀。為了驗證其鋒利程度,羅布專門找來了一根木頭削了起來。

這些刀子確實比石刀要好用的多了。

以後有了這把刀子,羅布的妻子在分肉還有給獵物剝皮的時候就不用再那麼費力了。

羅布還拿了三個用羽絨做的睡袋,聽說裡面裝的是海鳥的羽毛。

他鑽了進去試了一下,睡袋的外皮很柔軟,裡面很暖和,主要的非常的輕便,轉移營地時候捲起掛在背後就行了,根本就不用佔用雪橇上的空間。

羅布後悔自己以前捉到的海鳥為什麼都將毛給拔了扔掉。

他又取了一卷棉布,那人告訴他可以用來做貼身的衣服。皮毛直接穿在身上是有些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