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一聲拖著長音的報告聲響起。

石達開知道,他等的人到了。

“報告聖王,北邊來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全部都是冒著煙的火輪船。”那近衛報告道。

走吧,一起去看看。石達開知道他等的人來了。

因為石達開事先安排過。所以守衛江邊的太平軍並沒有攔截這支船隊。

彭玉麟站在船頭。張強正在安排船隊準備靠岸。當然必要的戒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張強可以保證,擁有手中的十幾艘炮艇。如果太平軍要是突然發難的話,吃虧的一定是對方。

加裝了轉管機槍之後,標準型炮艇的攻擊遠近皆宜,幾乎沒有死角,簡直就是河道霸主。

而且炮艇上面有炮塔和機槍塔,能夠給炮手和機槍手一定的防護。對付瀾滄江兩岸的敵人基本上就是碾壓。

遺憾的是,張強到現在還沒有遇到像樣的敵人。

一路上過來,河邊雖然都是鬱鬱蔥蔥的叢林,但是大都是鱗次櫛比的山丘,罕有人煙。

但是琅勃拉邦這裡卻是一片平緩的谷地。在四周的青山掩映下,這裡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適合農耕,確實是一片寶地啊。

在彭玉麟正在感慨這個地方是個寶地的時候。

石達開已經帶著手下的將領來到了江邊。

遠遠的,他們可以看到一道道黑色的煙柱飄向天空,然後隨風飄散。

一陣汽笛聲傳來。石達開見到一艘艘鋼鐵怪獸向著這邊駛來。

他知道這是復興軍的炮艇。這些炮艇雖然沒有原來在長江上看到的大。

但是卻顯得更加的冷峻。復興軍的鋼板鉚接技術已經成熟。船用鋼板也能夠製造出來。

這些炮艇的製造之所以這麼快就是因為預製了船用鋼板,永昌船廠只是完成了最後的裝配。

同樣的炮艇在伊犁河船廠以及月湖船廠都有裝配。

遠遠望去,這些標準型炮艇要是不看他上面的鉚釘,還以為它就是一整塊鐵疙瘩呢!

上面那豎起來的炮口可不是擺設。他們這些太平軍的將領可都是見識過復興軍的火炮的。

人家的火炮發出來的可不是大鐵球,那都是能夠爆炸的榴彈。

“聖王,是復興軍的船隊,我們幹他孃的!”一名長相彪悍的太平軍將領說到。

這名將領本以為自己說完之後會有人附和他。

可是周圍卻沒人出聲,大家只是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石達開瞪了那人一眼,沒有計較,哪裡都會有傻缺存在。這樣的人遲早會死在戰場之上。

“大家好好看看。這就是我們當初從廣西出走的原因。與其跟這樣的軍隊拼命,不如與他們合作。”石達開開口說話了。

眾人都靜靜地聽著,大家都知道此時聖王說的事情是關乎聖國命運的大事兒。

“大家都是華夏的子弟,都是漢人的苗裔。自從復興軍推翻滿清之時,他們就不是我們的敵人了。我們太平軍從華夏退出,不是因為我們輸了。”

“我們是要尋找一塊新的土地,將我華夏文明的種子播撒開來!”這麼現代化的話自然不是石達開能夠說出來的。

這段話出自當初董叔恆寫給石達開的信。那封信其實也給了石達開一個臺階。

不然,這麼年輕傲氣的石達開怎麼會乾脆利索地帶著手下出走呢?

此時,在眾人聽來,石達開的話充滿了豪氣。

“不過,諸位,這裡可不是我們播撒華夏種子的地方,這裡本來就是華夏的土地。我們現在要去一個地方,那裡本就不是華夏之土。這樣我們太平軍才算是揚威異域。”

“那裡的土地比這裡還要肥沃,那裡的土人比這裡的還要懦弱。在那裡,我們能夠找到能稱為敵人的對手,在那裡我們能夠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