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下河內(求票,求訂閱!)(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夜,阮朝的軍隊退到了城南五里外紮營。
阮朝軍隊退走的時候,陳玉成並沒有乘勝追擊,他的手中的兵力全部都在城牆上了,沒有辦法及時趕到城外對敵人進行銜尾追擊。
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人退走,不過這些阮朝軍隊退的很倉促。
他們連戰場都沒來的及打掃。陳玉成下令讓城內的越南民夫出城整理戰場。
這下子,他的手中一下子多了六七千套兵器。
陳玉成將其中比較好的火槍挑了出來,用來補充手下的損耗。客軍作戰,他們很難及時得到武器的補充。火槍這種東西又是消耗品,尤其是槍管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
滑膛槍還好,他們自己的鐵匠有時候也能做出來湊活著用,但是線膛槍的槍管他們就沒辦法自己做了。只能夠去找復興軍購買。
復興軍的手中有很多好東西,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他們並不喜歡復興軍提出的條件,那樣似乎他們是復興軍的牽線木偶一般,聖王並不想讓太平軍成為他人的附庸。
當初他們從廣西出來,也是考慮到太平軍並非是復興軍的對手。
當然了,那時候復興軍也給了太平軍很優厚的條件,現在他們的人以及很多裝備都是那時候得到的。
現在太平軍的手中並不缺錢,也不缺人,只是缺乏穩定的補給。
陳玉成倒是覺得應該先和復興軍虛與委蛇,先將自己的能力提升,至於復興軍讓他們向西發展,那又如何呢?
得知的復興軍給他們的指定的地盤後,石達開和手下心腹專門研究過復興軍的用意。
他們甚至找到了馬幫的人瞭解情況。
西南的馬幫就又一條線路是經過緬甸的密支那到西邊的印度地區。實際上更確切地說是進入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土司地界。
那裡現在和英國人的勢力接壤,只不過英國人只是控制了南部沿海地區的重要港口而已。對於內陸地區,英國人扶持了一個個土邦加以管理。
而復興軍要他們去的緬西地區就是在一個個小土邦的管理之下。
所以說復興軍的意圖很明顯,這是要他們的去跟英國人對抗。
英國人的實力,石達開他們也有一些瞭解。至少是比清軍要強多了。至於他們和復興軍相比如何,那還不清楚。
所以,陳玉成覺得英軍得實力大抵是要比自己手下的太平軍你強的。
董書恆讓他們的去對抗英國人的目的是很顯而易見的,他是想讓太平軍在西南為英國人與華夏之間製造一道屏障,也許是董書恆不想直接和英國人開戰。
不給這對太平軍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到時候跟英國人打起來了,復興軍的肯定會在裝備上給他們支援。
到時候他們也就有了與復興軍討價還價的資本。但是陳玉成還不知道聖王的想法。
畢竟此時距離他們的最終的的目的地還有幾千裡。
不過,陳玉成至少知道聖王並沒有準備控制越南,因為聖王知道這越南的北部遲早也是復興軍的菜。
他們早就看清楚了,這個董書恆是要效法漢唐,開疆拓土,那麼這古交州之地是肯定要拿回去的。
他們的這次在越北就是要趁著這裡的混亂,再大大地撈上一筆,同時也為復興軍今後進入這裡創造了條件,埋下了伏筆。
不僅僅是金銀財貨、糧食物資,還有輕壯人口,都是太平軍所需要的。
在整個東南半島上,越北這一塊都算是比較繁華的了,這裡靠近華夏,深受華夏的影響。
陳玉成能夠感覺到這裡跟廣西地方上的生活習慣、人文環境非常的相近。
包括百姓的民族成分也是差不多,都是共同的那幾個民族構成。
如果不是這裡離著華夏太近,陳玉成覺得這裡都可以作為一個王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