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陳玉成攻略北祈(第1/4頁)
章節報錯
琅勃拉邦,也叫“鑾佛邦”,是南掌國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南掌上寮重鎮。它位於南康江與湄公河匯合處,其狀似“l”形半島。
城池沿著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氣候涼爽,地勢平緩是一處群山環繞的谷底。
18世紀初,南掌發生分裂,在其北部建立了琅勃拉邦王國,清王朝仍稱之為“南掌”。1727年(雍正七年),琅勃拉邦王國開始向清廷朝貢。
1791年,琅勃拉邦王國遭到永珍王昭南的干預,琅勃拉邦國王阿努魯被迫逃往曼谷。
不久,在清朝的幫助下,阿努魯重新回到琅勃拉邦進行統治,直到其子曼塔圖臘統治時,仍與清廷往來密切,清廷還對其頒發了敕印和誥命。
不過作為一個小勢力,琅勃拉邦只能夠左右逢源,在夾縫中生存。
他們不僅僅向大清朝朝貢貿易。同時還是越南和暹羅的保護國,輪流受到兩國的控制。
國王曼塔圖臘此時已經在位多年。雖然總是受欺負,但是因為暹羅和越南之間互相牽制。曼塔圖臘的王位一直還在。
琅勃拉邦崇信佛教,從上到下都是如此。寺廟的主持在琅勃拉邦擁有很強的華語權。
隨著年紀變大,曼塔圖臘大部分時間專心禮佛,首都琅勃拉邦到處都是佛寺。
這裡的除了佛寺的建築宏偉,普通的百姓大部分都是住在簡陋的竹樓之中。
這裡的氣候非常好,又沿著大河,百姓依靠種植糧食、果樹以及捕魚,很容易就能夠吃飽飯。
所以在琅勃拉邦,百姓們普遍性子懶散,他們只有在禮佛的時候才能夠打起精神來。
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夠填飽肚子。
都說華夏的百姓勤勞,但是華夏的百姓,也不是生來就勤勞。
他們生來就要為了生存而奮鬥,不勤勞,就餓死。所以活下來的人都是勤勞的。
這也是一種自然選擇。
在這樣的環境下,琅勃拉邦的軍隊更是沒有什麼戰鬥力,他們還在使用陳舊的弓箭和長矛刀槍。
而且身上的防護很弱,大多數士兵甚至赤裸著上身,只有一些將領擁有牛皮甚至是犀牛皮做成的甲冑。
貴族們會在自己的甲冑上貼上精美的金箔,將自己裝扮得金光燦燦。
但是琅勃拉邦因為受到了暹羅和越南得雙重壓制,其根本沒有條件壯大自己的軍隊。
本來這個小邦國可以一直這麼混下去。
但是在1855年初的時候,一夥客軍從東邊的越南北部殺了過來。
這些客軍的裝備精良,至少在琅勃拉邦的人看來是這樣的。
他們穿著雜亂的軍裝,但是全部都帶著黃色的頭巾。
以前也會有北方的客軍流竄到南掌,但是這些人的數量都不是很多。他們要麼被琅勃拉王國的軍隊剿滅,要麼就被重金收買。
對付這些北方逃過來的兇悍客軍,南掌人早就已經掌握了一套方法。
但是這次不一樣,這次一下子來了幾十萬人。整個琅勃拉王國可以管轄的臣民也就是幾十萬人啊。
而且這些人是從東邊的越南北祈過來,而不是從北邊過來。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石達開這一路上都是怎麼過來的。
石達開自從離開了廣西之後,感覺自己又變年輕了。
他覺得自己就應該一直在征程上。
剛開始的時候進入越南北部,倒是受到了一點點抵抗。但是這些越南的軍隊,甚至連清軍綠營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