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籌劃起事(五千+,求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廣州永興門外的慘案還在繼續發酵,不光是在城外,就連城內都有百姓到總督和州府衙門前請願。
一切都合情合理似乎又有一隻手手在背後操縱這一切。
南城與北城之間隔著一道牆,牆北面是官府衙門、達官貴人以及滿人的住處。牆南面是普通漢人百姓的聚居地。
還有很多更加貧窮的百姓只能都住在城牆之外。
南城的一處院子內,聚集著一大群漢子。為首一人是一名中年男子,長著國字臉,眉毛上揚,唇厚而鼻擴,頗有幾分威嚴。
如果有人兩年前在上海混跡幫會定然認識此人。
對了,此人正是兩年前在上海準備起事的劉麗川。
在上海收了淮海軍一筆錢糧物資停止起事後,劉麗川就一路南下。
他本想回到福建老家起事,但是福建的小刀會起義已經開始,且福建總督已經察覺並開始有序的鎮壓。
所以他再在福建起事的話只會快速成為官兵剿滅的物件,根本聚集不到足夠的力量。
於是劉麗川跑到了廣東,彼時廣東的天地會起義剛剛被兩廣總督鎮壓。
廣州一片風平浪靜,劉麗川在廣州蟄伏起來,暗中在廣州發展人手,積蓄力量。
後來兩廣總督成立新軍,招募貧苦的百姓入伍。
劉麗川看準了機會,派出了大量的會眾加入新軍。
劉麗川的手上有一筆錢,這是當初董書恆讓他離開上海時給他的補償。
他用這筆錢資助了一大批貧苦的百姓,本來準備在起事的時候以為助力。
現在劉麗川改變主意了,他雖然外表長得粗狂,但是卻心細而多謀。
他用了一招借雞下蛋。讓這些人加入了新軍之中。
同樣還跟他打著一樣主意的還有一個組織,那就是當時淮海軍的情報部。
淮海軍的情報部以及在各地的復興會分會也在積極地滲透各地建立的新軍。
兩家都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難免就會出現交集。
比如某個青壯既是劉麗川的資助的貧民,同時又是情報部的暗子。
透過這些交集兩邊又聯絡到了一起。
目前兩廣的新軍共有四鎮,是各地新軍建設最早也是最有成效的。
其中新軍第一鎮在廣西剿匪。進入咸豐五年,太平軍對上廣東新軍已經處在劣勢,兩廣的軍隊已經推進的到桂林。
石達開開始向廣西的西南部轉移力量,不僅是桂林的財富,還有桂林的人口都被石達開向西南遷移。
還好陳玉成一路攻城掠地,為太平軍開闢了戰略縱深。
也讓太平軍的兵力大增。現在太平軍雖然要丟掉了桂林,但是卻獲得了柳州、慶遠、思恩、鎮安四府,並與廣南起義的復興軍取得了聯絡。
兩者取得聯絡後,合作打掉了雲南赴廣西的援軍。
廣東新軍第二鎮駐守在韶州和潮州,用來防備淮海軍的進攻。
淮海軍從福建和江西兩個方向對廣東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總督葉名琛將大軍主力全部押在北境防守。
淮海軍要是從北境突破進入廣東必然是一件難事。要想攻下廣東重兵防備的城池,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
現在在廣州內外駐守的只有廣東新軍第三鎮。
第四鎮駐守在佛山。兩鎮都是新軍,一邊駐守一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