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南門之外,寬闊的珠江奔流入海。

江面上有洋人的大海船,有廣東海商的紅單船,還有隻能在內河航行的單桅舢板。

一些衣衫襤褸的漁民划著小船在江上穿梭。

他們小心地操弄著小舟,要是被自己人的大船撞翻了興許還能賠償幾兩散碎銀子。

但是被洋人的大船撞了可就無處說理了。

近來廣州的官府對洋人是愈加的縱容。

劉阿輝家住在廣州府城永興門外,這裡是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

到了劉阿輝這裡,家中只剩下兩畝菜地以及三間土房。

不過劉阿輝從小跟著父母學種菜,種菜的本領一流。

靠著兩畝地種植蔬菜,每日送到城中售賣。劉阿輝勉強能夠讓妻子和三個孩子吃飽飯。

這兩畝地放在很多地方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在劉阿輝手中就是他家的全部。

每天凌晨兩三點中,劉阿輝就要和妻子抹黑到田裡,將長好的青菜,挑個頭大的拔出來。

青菜長得非常快,很容易就長老。所以劉阿輝寧願和妻子多花點時間挑長得大一些的,這樣就不會有長勢太快的青菜老掉。

青菜拔下來不能洗,沾過水的青菜不容易炒爛。劉阿輝跟妻子將青菜根上的泥土抖落,連著根困成一把一把的,這樣的青菜一把能夠賣到一文錢。

買菜的人大都是城裡還過得去的人家,那些吃不飽飯的人家是不會去花錢買蔬菜吃的。

劉阿輝在凌晨五點的時候就等在了城門口,城門一開就趕緊進城。

守門的小吏認識劉阿輝,知道他賣菜一天能賺多少錢,所以每次都只是收二十文的進門費。

他們知道收的多了,這人過不下去,以後就沒了這筆收入。他們這些守門的小吏一般是不會竭澤而漁的。

推著獨輪車來到城南的菜市口,他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攤位,這樣方便老主顧找到他。

不過固定的攤位是要付出代價的。

沒過多久一個膀大腰圓,面相兇悍的大漢走了過來。

此人是城南幫的一個小頭目。

“阿輝,開張了嗎?今天的份子該交了。”

這人專門負責在這一塊收保護費,阿輝每天要交20文錢給他,而此人也不白拿,他會保證阿輝的攤子不給別人佔去。

“大剛哥,要不您先轉一圈去,我今天剛到。”

那大漢也沒繼續為難他,而是先去了後面的攤位。

阿輝今天跟妻子忙了三個小時,整出了五百把青菜。現在已經交出了四十文。

等一會縣衙的稅吏還要來收十分之一的厘稅,他這一共五百把的青菜,價值五百文錢,就要先白白交一百四十文錢。剩下三百六十文還要刨除種子肥料的錢。

城內的夜香都是被幫派的承包的。種菜必須要有農家肥,否則菜的成色上不去。要用夜香就得跟人家買。

不一會兒買菜的人陸續來了,大部分都是大戶人家的家僕。

窮人誰會去花錢買青菜吃呢?

買菜的人一般都是早上買,阿輝有幾個老主顧,所以不到一個小時,菜就全部賣掉了。

將大剛哥的保護費交了,然後是縣衙的厘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