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論英雄(第1/3頁)
章節報錯
“兄臺,怎麼走了?”
那人抬頭一看,竟然是一個年輕士子在問自己話。
不過他從董書恆的臉上沒有看到輕蔑的意思。
“唉……我本想考軍校,聽說考上了淮海軍的軍校出來可以直接做軍官。有人說這裡組織考試就趕來問問,沒想到跑錯了,原來這裡是書院的考試。”那人喪氣的地說道。
“你怎麼只想考軍校,考了書院以後可是可以直接做官的。”
“兄弟,我看你應該是大戶人家的,我們這種平頭百姓要想出人頭地,在軍中顯然比官場上要來得快。”
“聽說淮海軍非常注重軍功,軍中也多是寒門出身。正適合我這樣的平頭百姓。在下讀了幾年書,做文官興許不夠,但是在軍中這點墨水應該夠用了。”
“都是張樹聲那個老騙子,竟然騙我到江寧白跑了一趟。”那個青年恨恨地說道。
“敢問兄臺是哪裡人?”董書恆對這個人愈加地好奇了。
“哦,在下肥西劉銘傳。不知道閣下是?”劉銘傳看著那人的著裝打扮應該是淮海軍的人。
“哦,在下揚州何書桓!”董書恆隨便編了一個名字。
“你要考軍校,怎麼不先打聽清楚啊。”
“淮海軍的軍校好像不對外招生的,你必須是淮海軍計程車兵,或者是農場的民兵才有資格去考軍校的,而且,軍校在高郵南邊。”董書恆覺得眼前這人應該不是那種糊塗的人。
“在下是廬州那邊的,我們那裡之前被長毛佔了,最近才到淮海軍的治下。”
“我聽了一些淮海軍的事蹟,心生仰慕,想要投軍,剛好我們那裡有個稟生名叫張樹聲,他跟我說要投淮海軍就要到江寧來,現在淮海軍當家的人都在江寧,他還告訴我要考淮海軍的軍校,因為淮海軍軍校出來就能直接做軍官的。”
“這不,我就奔著這裡來了。剛好這邊組織考試,我還以為是軍校招人呢?”
“現在聽閣下這麼一說,我這是白跑了一趟了。”
兩人聊了一會兒,董書恆覺得劉銘傳這個人還不錯,而且名字聽起來也耳熟,於是約著他晚上一起吃晚飯。
他自己則先把兩個女孩給送回去。三人都是忙碌的命,能出來逛上半天已經是不錯了。
魏玉珍、楊兮妹二人為了女子師範的事情也是忙的腳不沾地。
魏玉珍最近就住在東王府那邊,方便與楊兮妹商量事情。
本來她是住在總統府的,但是董書恆經常會在晚上約她出去散步。
還盡喜歡往背光人少的地方跑,然後動手動腳的。
魏玉珍擔心再跟那個壞小子呆在一起,可能就要給那個壞小子得手了。
於是乾脆搬過去住到老東王府那邊,這樣也方方便處理工作上的事情。
董書恆在晚上見到了劉銘傳,劉銘傳也覺得董書恆不一般,有心想要跟他接近。
飯桌上兩人聊了很多。
劉銘傳家住廬州肥西的大潛山,家中世代務農,兄弟六人,他排行老六。
1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病故,幾個兄長也各自成家,此後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
為了養活母親和自己,他很小就出去做夥計。
他人聰慧好學,掌櫃的有空回教他讀書。
就這樣他學會識字,已經可以自己讀書。
後來兵亂四起,沒了主家,他自己向山中販私鹽,成了一個私鹽販子。
太平軍佔領廬州之後,他在山中帶著村民結寨自保,與張樹聲帶領的張家團練相互呼應共同抵禦太平軍。